“傳朕旨意,派遣得力官員前往西域,考察當地的風土人情、地理山川,為建立新疆行省做準備。”朱銳放下毛筆,聲音沉穩而堅定。
大臣們紛紛領命,心中對皇帝的決策充滿了敬佩。很快,一支由經驗豐富的官員和學者組成的考察隊踏上了前往西域的征程。
為首的官員李珏,騎著馬走在隊伍的前列。他目光堅定,心中既有對未知的期待,也有對完成使命的決心。一路上,他仔細觀察著地形地貌,記錄下每一個重要的資訊。
“此處地勢平坦,適合開墾農田,若能加以利用,必能提高糧食產量。”李珏在一處綠洲旁停下,對身邊的助手說道。
助手連忙點頭,將他的話記錄下來。
經過漫長的旅途,考察隊終於到達了西域。他們深入各個部落和城鎮,與當地的居民交流,瞭解他們的生活方式和習俗。
在一個小鎮上,李珏與當地的一位長者交談。長者對他們的到來既好奇又有些擔憂。
“老人家,不必害怕。我們是大明的官員,來此是為了讓大家過上更好的生活。”李珏微笑著說道。
長者看著他,緩緩說道:“我們一直生活在這裡,不知道大明會如何對待我們。”
李珏耐心地解釋道:“陛下仁慈,決定在這片土地上建立行省,會制定公平合理的政策,保護大家的權益。”
經過詳細的考察後,李珏等人帶著豐富的資料返回了京城。朱銳立刻召集大臣們商議治理政策。
“朕認為,行政劃分應根據地理和民族分佈來進行,以便於管理。”朱銳坐在龍椅上,目光掃視著大臣們。
大臣們紛紛點頭,開始各抒己見。
“陛下,可將重要的城鎮設為府城,周邊的村莊和部落則歸屬於其管轄。”一位大臣建議道。
“民族政策方面,應尊重當地各民族的習俗和信仰,實行包容的政策,促進民族融合。”另一位大臣補充道。
朱銳認真聽取著大臣們的建議,不斷完善著治理方案。
為了安撫當地百姓,朱銳下令減免賦稅,發放種子和農具,幫助百姓恢復生產。同時,派遣軍隊維護當地的治安,確保百姓能夠安居樂業。
在一個集市上,明軍士兵們整齊地巡邏著。百姓們起初有些害怕,但看到士兵們紀律嚴明,並沒有騷擾他們,心中的恐懼逐漸消散。
“這些明軍看起來並不像我們想象中的那麼可怕。”一位商人小聲對同伴說道。
“是啊,聽說皇帝還減免了賦稅,這對我們來說是好事。”同伴回應道。
同時,大明開始在新疆地區推廣教育和文化。修建學堂,邀請學者前來授課,傳播漢文化的同時,也鼓勵各民族文化的交流和傳承。
在一所新修建的學堂裡,孩子們好奇地看著書本和筆墨紙硯。一位漢族老師耐心地教他們識字。
“這是‘明’字,代表著我們偉大的大明。”老師說道。
孩子們跟著念,眼中充滿了對知識的渴望。
……
大明正統二十三年八月。
朱銳決定封也先不花為懷義侯,並將他接到北京城居住。也先不花懷著複雜的心情踏上了前往京城的路途。
他坐在馬車裡,望著窗外不斷後退的景色,心中五味雜陳。曾經,他是東察合臺汗國的可汗,高高在上,如今卻成為了大明的階下囚。
“不知道到了京城會面臨什麼樣的命運。”也先不花暗自嘆息。
當他到達北京城時,被安排在了一座寬敞的府邸中。府邸裡的僕人恭敬地伺候著他,但他卻始終無法適應這種生活。
在一次宮廷宴會上,朱銳邀請也先不花參加。也先不花身著華麗的服飾,但卻顯得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