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卿,遼東之地的糧草籌集進展如何了?”
朱銳的聲音沉穩而有力,猶如洪鐘一般在奉天殿內迴響,威嚴的氣息瞬間瀰漫開來。
首輔曹鼐聞聲,不敢有絲毫怠慢,即刻小步快行出列。
他的步伐輕快而穩健,每一步都透露出他對皇上的敬重以及對自己職責的認真態度。
來到殿前,曹鼐恭敬跪地行禮,動作嫻熟而莊重,微微低垂著頭,展現出臣子應有的謙卑姿態。
“回皇上,截至八月末,已籌集到一百二十萬石糧食,足可供五萬人一年之用。”
曹鼐的聲音清晰而堅定,每一個字都帶著對自己所奏之事的確信。
他深知這些糧草對於遼東乃至整個大明的重要性,因此在彙報時格外認真。
朱銳微微點頭,臉上浮現出一絲欣慰之色。
他的嘴角輕輕上揚,流露出對曹鼐以及所有參與糧草籌集之人的讚揚。
“甚好!”
簡短的兩個字,卻飽含著對眾人努力的認可和對未來的期望。
然而,曹鼐的神色卻忽然變得凝重起來,微微皺起了眉頭,臉上流露出深深的擔憂之色。
他遲疑了片刻,似乎在斟酌著用詞,隨後才緩緩開口道:
“只是臣以為,要將如此數量龐大的糧食運往遼東之地,恐怕需花費不少時間。只因遼東之地道路崎嶇不平,其中多為險峻的山路,並且還有眾多河流阻擋。這諸多艱難險阻,無疑會給糧草的運輸帶來極大的困難。”
曹鼐的話語中充滿了對實際困難的憂慮,他深知這些糧草對於遼東的重要性,也明白運輸過程中可能面臨的重重挑戰。
朱銳聽後,沉默不語,微微眯起眼睛,彷彿沉浸在深邃的思緒之中。
時間彷彿在這一刻靜止,大殿內一片寂靜,只有朱銳輕微的呼吸聲清晰可聞。
他的腦海中飛速運轉著,權衡著修築馳道的利弊與可行性。
良久,他猛地睜開雙眼,他緩緩站起身來,雙手自然地背於身後,他開始在龍椅前踱步數下。
每一步都帶著深思熟慮的沉重,每一步都彷彿在丈量著大明的江山與未來。
“嗯,此確為一難題!不單是遼東,我大明其他各處亦如此!朕認為,需修築一條從京城至遼東的馳道!”
朱銳的話語擲地有聲,那堅定的語氣如同洪鐘一般在大殿內迴盪。
眾臣聞言,皆面面相覷,臉上露出震驚之色。
他們的眼神中充滿了疑惑與驚訝,彷彿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這個決定實在太過突然,他們從未想過皇上會有如此宏大的計劃。
一些大臣開始交頭接耳,竊竊私語。
他們在心中暗自思忖,此乃浩大工程,不知皇上為何突然有此決定。
他們擔憂著工程的難度與耗費,同時也在思考著這個決定對國家和百姓的影響。
工部尚書高谷心中更是一驚,他的內心彷彿被重錘狠狠敲擊了一下。
他暗暗叫苦:京城至遼東至少一千五百里,這漫長的距離本就充滿挑戰,還需避開山川河流,這更是難上加難。最為關鍵的是用猛火油鋪路,此乃聞所未聞之事!高谷的臉上露出為難之色,額頭上冒出細微的汗珠。他深知這個任務的艱鉅性,不僅要面對複雜的地形和漫長的工期,還要探索從未嘗試過的鋪路方法。
“回皇上,這猛火油如何鋪路?臣一時想不明白。”
高谷硬著頭皮出列問道。
他的聲音微微顫抖,顯露出內心的不安。
他的眼神中充滿了期待與困惑,希望皇上能給出一個明確的答案,同時也擔心自己無法勝任這個艱鉅的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