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力推進改革和創新的征程中,必須要有強大的力量支援。那麼,究竟該依靠誰呢?毫無疑問,那便是老百姓。”朱銳在心中反覆思索著,“但老百姓之中,又該依靠哪些人呢?依靠農民嗎?顯然不行,大多數的農民目不識丁,他們的思想單純得如同清澈的溪水,很容易被別有用心之人利用和裹挾,最終淪為權力鬥爭的犧牲品。”
朱銳繼續陷入了更深層次的思考之中,突然,他的腦海中彷彿劃過一道閃電,瞬間眼前一亮。
“對,應該依靠朝堂上的官員以及民間的讀書人!那些秀才、舉人,他們在百姓之中有著不可忽視的影響力,他們才是決定新政能否順利實施的關鍵力量。”想到這裡,朱銳的心中彷彿燃起了一團希望的火焰。
“那麼,究竟該如何才能有效地影響讀書人的思想,掌控輿論的導向呢?又該如何確保朝廷的詔令能夠如同春風化雨般得到完美的執行呢?必須要有一套如同二十一世紀那般強大的紙質媒體機構——報社。只有將報社緊緊地掌握在皇帝的手中,才等同於牢牢地掌控了國家輿論的方向。”朱銳越想越覺得這個想法切實可行,彷彿看到了大明未來的希望之光在眼前閃耀。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那麼明英宗時期到底有沒有類似報社的機構?還真有,只不過那時叫《邸報》。
它是由明朝官方發行,只有明朝官員有資格閱覽,普通老百姓是看不到的。
邸報的內容包含朝廷政令、皇帝詔旨、官員奏疏、人事任免等國家大事。
運作流程是通政使司先彙集資訊並抄錄副本,接著六科給事中稽核奏章,將可公開內容抄錄轉發。
在京城,由秀才抄寫邸報再分發至各衙門;京外地方一級衙門在京師有提塘官,他們收到邸報後,會摘選本省資訊二次編寫,再經官方郵政發回本省。
也就是說明朝的邸報就是一個僅供政府內部的傳閱的“參考訊息”而已!完全不能滿足朱銳的設想。
這一天清晨,朱銳決定緊急召見曹鼐、于謙和陳循商議這件事。
他們接到旨意後,匆匆忙忙地向著乾清宮趕來,一路上,他們的心中都充滿了各種猜測,不知道皇上此次召見究竟所為何事。
當他們踏入乾清宮暖閣的那一刻,只見朱銳正靜靜地坐在龍椅之上,目光中透露出堅定與睿智。他看著他們三人,緩緩地開口說道:“今日朕找你們前來,是有一個至關重要的想法要與你們共同商議。”
曹鼐、于謙和陳循三人恭敬地站在殿下,齊聲回應道:“臣等洗耳恭聽。”
朱銳深吸了一口氣,彷彿要將心中的想法深深地烙印在空氣中,然後鄭重地說道:“朕經過深思熟慮,覺得我們大明如今迫切需要創辦一個新的機構——報社。該機構與通政使司平級,直接對朕負責。”
“關於報社出版的刊物的名字,朕也想好了,就叫《大明日報》”
“與此同時,為達精簡機構之目的,往昔之邸報即日起予以廢除。原邸報之人員,可於《大明日報》之中擇優選取留用。如此舉措,意在最佳化資源配置,提升辦事效率。”
此言一出,三人的臉上都露出了驚訝的表情,彷彿平靜的湖面突然泛起了陣陣漣漪。
于謙微微皺起了眉頭,他那深邃的目光中閃爍著思考的光芒,片刻之後說道:“皇上,報社?這的確是一個前所未有的新奇想法,不知皇上為何會突然萌生出這樣的念頭呢?”
朱銳站起身來,緩緩地走到他們面前,他的步伐堅定而有力,彷彿每一步都帶著決心。
他解釋道:“朕已經仔細思考了許久,如今我們大明要進行全面的改革和創新,就必須牢牢地掌控輿論的方向。而報社,便是一個可以迅速傳播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