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多城那緊閉多日的城門,終於在明軍的強攻與智取之下,轟然洞開。剎那間,如決堤的洪水找到了宣洩口,城內城外歡呼聲響徹雲霄,似要將多日來的血雨腥風、劍拔弩張統統驅散。明軍如洶湧的潮水,自博多城為,向著九州全境席捲而去,所到之處,日軍防線仿若被狂風席捲的沙堡,或土崩瓦解,紛紛投降;或四散潰逃,作鳥獸散。
許震身披一襲染血卻不失威嚴的戰甲,身姿挺拔如蒼松,穩步踏入博多城。他目光冷峻,掃過城內殘垣斷壁、硝煙瀰漫的景象,心中暗自嘆息:“這一場大戰,雖是我大明得勝,可受苦的終究是百姓。”念及此處,他眼神中閃過一絲悲憫,旋即又被堅毅所取代,暗自下定決心:“定要讓這九州大地,重歸安寧。”
入城後,許震當即下令開倉放糧。糧倉前,士兵們忙碌地搬運著一袋袋糧食,吆喝聲此起彼伏。百姓們起初還有些畏縮,遠遠地觀望著,眼中滿是惶恐與期待。許震見狀,大步走到人群前,高聲喊道:“鄉親們,我大明軍隊是來救你們的!這些糧食,大家儘管拿去,填飽肚子!”他的聲音沉穩有力,仿若一道溫暖的陽光,穿透了百姓心頭的陰霾。
一位衣衫襤褸、面黃肌瘦的老者,顫抖著雙手接過糧食,眼眶含淚,“撲通”一聲跪倒在地:“多謝將軍,多謝大明!老身原以為這輩子都要在這戰亂中餓死,沒想到還能有今日……”周圍的百姓見狀,也紛紛跪地,感恩之聲不絕於耳。
與此同時,士兵們在城內各處張貼榜文,榜文上寫明明軍紀律,嚴禁士兵侵擾百姓、搶奪財物,違令者嚴懲不貸。許震還親自在城中巡視,監督軍紀。他看到一位士兵欲拿百姓家中的一隻雞,臉色一沉,厲聲呵斥:“住手!我軍是仁義之師,怎能做這等雞鳴狗盜之事?”那士兵嚇得慌忙跪地求饒,許震又緩和了語氣:“念你初犯,且未造成大錯,此次饒過你,若有下面,軍法處置!”
在明軍的安撫下,百姓們的心漸漸安定下來,街頭巷尾開始有了生氣,孩童們的歡笑聲也漸漸響起。街邊的房屋雖多有破損,但百姓們已在廢墟上燃起炊煙,嫋嫋青煙悠悠升騰,給這座飽經滄桑的城池添了幾分煙火氣。
關騰、馬雲、賀斌等將領也各自忙碌著。關騰帶著麾下士兵,清查城內殘餘日軍,每到一處,他虎目圓睜,大聲喝問:“還有沒有漏網之魚?都給我搜仔細了!”身上的戰甲隨著他的動作發出“簌簌”聲響,盡顯威猛之態。有個年輕小兵,似乎被這緊張的氣氛嚇到,手忙腳亂地搜著屋子,不小心碰倒了一個瓦罐,“嘩啦”一聲脆響。關騰扭頭瞪過去,那小兵立馬挺直腰桿,結結巴巴地說:“將……將軍,小的不是故意的。”關騰皺了皺眉,粗聲粗氣地回道:“仔細著點,別漏過一個倭賊!”
馬雲則與謀士們聚在一起,商討進軍本州的策略。他們所處的營帳內,燭火搖曳,映照著眾人專注的面龐。馬雲手中緊握著一卷地圖,不時在上面指指點點,眉頭緊鎖:“本州乃倭國腹地,日軍必定重兵把守,我等不可輕敵。這一路上,地形、氣候皆需細細考量……”說罷,他抬頭望向遠方,眼神深邃,彷彿已經看到了即將面臨的重重困難。謀士甲微微點頭,附和道:“馬將軍所言極是,聽聞本州多山川,易守難攻,我軍若貿然前行,恐陷入困境。”馬雲輕搖摺扇,思索片刻後說:“依我之見,咱們可先派小股精銳,喬裝潛入,探清虛實,再做定奪。”謀士乙提出疑慮:“可這喬裝潛入,風險極大,萬一被識破……”馬雲目光堅定,打斷他:“打仗本就沒有萬全之策,不冒風險,何來勝利?”眾人聽後,陷入沉思,營帳內一時安靜下來,只有燭火的“噼啪”聲。
賀斌忙著清點物資,指揮後勤部隊修繕兵器、補充糧草。他面龐剛毅,眼神專注,嘴裡不停唸叨著:“這進軍本州,路途遙遠,物資千萬不能出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