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碧輝煌的朝堂之上,陽光透過雕花的窗欞,灑下一道道金色的光線,仿若給這威嚴之地披上了一層神聖的紗幕。朱銳端坐在那高高在上的龍椅之中,身姿挺拔,猶如蒼松。他身著龍袍,那繡著金龍的袍服在陽光下閃耀著璀璨光芒,更顯尊貴。此時,他目光深邃如淵,宛如能看穿這朝堂上下的人心,語氣堅定得如同戰場上的戰鼓,每一個字都敲打著在場眾人的心:“於愛卿,紡織業關乎民生,猶如國家之血脈,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若能改進紡織機械,使之更加高效,再開發新原料,拓展紡織之路,必能使大明紡織更上一層樓,為我大明百姓帶來更多福祉。”
首輔于謙站在群臣之首,他身形消瘦卻不失威嚴,面容剛毅,眼神中透著睿智。聽到朱銳的話,他微微點頭,雙手抱拳,恭敬地說道:“陛下聖明,臣亦以為紡織業革新勢在必行。如今周邊諸國對我大明紡織品需求日盛,若能革新,不僅可滿足國內之需,更可拓展海外貿易,充盈國庫。”
就在這時,人群中一陣騷動,禮部侍郎周正緩緩走出。他身著華麗的官服,那服飾的質地和繡工無不彰顯著他與江南紡織富商千絲萬縷的聯絡。他邁著看似沉穩卻透著一絲傲慢的步伐,臉上滿是不屑之色,嘴角微微上揚,似笑非笑地說道:“陛下,臣以為此舉萬萬不可。祖宗之法乃我大明之根基,歷經歲月考驗,豈容輕易變更?紡織業傳承多年,現安穩有序,猶如平靜之湖面,若強行革新,便如投石入水,恐擾亂市場,打破現有的平衡。百姓們依賴紡織為生,若因此而受損,陛下又於心何忍?”他的聲音在朝堂中迴盪,那話語彷彿帶著蠱惑人心的魔力,一些與江南富商有利益關聯的官員們聽了,紛紛點頭附和。
“陛下,周大人所言極是,革新風險太大,不可輕舉妄動啊!”一位官員急切地說道。
“是啊,陛下,江南紡織業如今繁榮昌盛,若革新失敗,後果不堪設想。”另一位官員也隨聲附和,他的眼神中閃過一絲慌亂,似乎已經看到了革新帶來的可怕後果。
朱銳皺了皺眉,他的眼神變得犀利起來,猶如鷹眼般掃視著眾人。他心中暗自思忖:“這些人,只看到眼前的利益,卻不知革新能帶來的長遠好處。若因循守舊,大明紡織業遲早會被他國超越。”他微微握緊了拳頭,龍袍下的手青筋隱現,顯示出他內心的堅定。他環視眾人後,猛地站起身來,龍袍隨風舞動,發出獵獵聲響。他大聲說道:“朕意已決!在江南設立紡織機械改進局,專司紡織業革新之事。此事關乎大明國運,不容置疑!”他的聲音如洪鐘大呂,在朝堂中迴響,那威嚴的氣勢讓一些原本想要再進諫的官員閉上了嘴。
朝會結束後,大臣們陸續離開朝堂。朱銳卻單獨留下了于謙,他的臉色凝重,眼中透著一絲擔憂。他看著于謙,輕聲說道:“於愛卿,朕知此次革新阻力重重,那些反對的官員背後皆是江南富商的利益。他們目光短淺,只圖眼前之利,卻不顧大明之未來。朕命你密切關注局勢,若有異動,及時告知朕。”
于謙感受到朱銳的信任與託付,他心中湧起一股使命感。他單膝跪地,抱拳說道:“陛下放心,臣定當不負聖望。革新之路雖艱,但臣必與陛下共進退。江南富商勢力龐大,臣會小心應對,絕不允許他們破壞陛下的大計。”
朱銳微微點頭,他走下臺階,扶起于謙,拍了拍他的肩膀:“有你在,朕安心許多。此次革新,關乎民生,關乎大明在世界之地位。我們定要成功,讓大明紡織業成為世界之翹楚。”
于謙看著朱銳,眼神堅定:“陛下,臣以為當務之急是儘快選拔賢能之士前往江南主持改進局之事。這些人不僅要有精湛的技藝,更要清正廉潔,不被富商收買。”
朱銳微微點頭:“愛卿所言極是。朕已命科技院選拔優秀人才,不日即可啟程。同時,朕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