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火銃手 300 人;其餘皆為步兵。
新任總兵官:湯節。
以上合計,兵力新增 345 萬人,火炮新增 1200 門,火炮手新增 6000 人,火銃手新增 3500 人。臣經初步估算,若按人均 10 兩銀子計,每年需新增軍餉 345 萬兩白銀。
臣擬定分三年完成此增兵計劃:第一年募兵 15 萬,第二年募兵 10 萬,第三年募兵 10 萬。
臣已查閱五軍都督府府之全國現有在籍總兵力,目前約計 245 萬人。三年後,加上新增之 345 萬人,總計可達 280 萬人。
其中,長城九鎮兵力將達 122 萬人,京城三大營近 50 萬人,全國其他各地兵力約計 100 多萬。
經臣核算,此 280 萬人一年之軍費大致應為 3600 萬兩,其構成如下:軍餉 2800 萬兩;糧食及物資供應費用 400 萬兩;武器裝備費用 200 萬兩;軍事設施建設費用 200 萬兩。
依臣之三年計劃,今年總軍費預計為 3400 萬兩,明年總軍費預計為 3500 萬兩,至後年則需 3600 萬兩方可滿足需求。
,!
臣冒死直陳,懇請陛下聖鑑裁奪。
兵部尚書于謙
正統十五年二月初二
】
朱銳的目光緊緊盯著奏本上的每一個字,彷彿能看到于謙在深夜的燭光下,一筆一劃認真書寫的身影。
于謙的忠誠與擔當,于謙的深思熟慮,都在這字裡行間展露無遺。
朱銳心中湧起一股欣慰與感動,他知道,于謙是大明的忠臣,是可以託付重任的肱骨之臣。
朱銳立刻傳旨,讓首輔曹鼐、英國公張輔和兵部尚書于謙都來乾清宮。
三人匆匆趕來,行過禮後,朱銳讓曹鼐和張輔也一起看了于謙的奏本。
曹鼐仔細閱讀著奏本,心中暗自讚歎于謙的計劃詳實周密。
他捋了捋鬍鬚,微微點頭道:“皇上,于謙大人此份奏本確實寫得極為詳實,對新任總兵官的委任、兵力部署和軍費的計算都精準無誤,可見其用心良苦。”
張輔也不住地點頭,眼中滿是讚賞:“皇上,于謙大人的這份計劃堪稱完美,若能實施,定能增強我大明的邊防力量。”
朱銳微微頷首,目光轉向于謙:“於愛卿,你這份計劃朕看了,寫得很詳細,朕很欣慰。總兵官一事朕無異議,但這軍費之事,確是一大難題啊。”
于謙抱拳行禮,神色堅定:“皇上,臣深知軍費之事困難重重,但為了大明的安危,為了百姓的安寧,臣願與皇上一同克服困難。”
朱銳又轉頭問曹鼐:“曹愛卿,目前一年的國庫收入有多少?”
曹鼐微微皺眉,思索片刻後回答道:“皇上,目前國庫收入大概 2200 萬兩,這與所需的軍費相差甚遠啊。”
“另外,我朝現有官員 5 萬多人,官員每年的俸祿大約 15 兩,每年需要近 80 萬兩的俸祿;還有陛下及娘娘的內廷開支,每年大概也需要 50 萬兩;預留賑災款項 70 萬兩。這三項是必須提前扣除的,因此,每年國庫收入還有約 2000 萬兩。” 曹鼐補充說道。
朱銳的眉頭緊鎖,心中湧起一股憂慮:2000 萬兩,還差 1600 萬兩,這可如何是好?
這時,英國公張輔上前一步,拱手道:“皇上,臣有一想法。除了長城九鎮和京城三大營外,其他地區的那 100 萬人可以縮減 10 萬,這樣可以減少軍費至少 120 萬兩。”
朱銳陷入了深沉的思索之中,手指宛如靈動的精靈,輕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