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正統十四年十月十日。
那一夜彷彿睡了一個世紀般漫長。
清晨的陽光透過窗欞灑進來時,朱銳悠悠轉醒,只覺神清氣爽,好久都沒有睡得這般舒服過了。
用過早膳,朱銳心中便湧起一股牽掛,他起身前往清寧宮,去看望自己的母親孫氏,也就是如今的皇太后。
大明朝,是以孝道治理天下的,這可是他每日必做之事。
誰說當皇帝容易呢?當皇帝也得盡孝啊,朱銳心中暗自嘀咕著。
當他第一次踏入清寧宮的那一刻,朱祁鎮的記憶如潮水般湧來,無縫切換。
朱銳的內心此刻有些忐忑,不知為何,竟湧起一絲緊張。
宮門緩緩推開,那熟悉的場景如畫卷般一點點展現在眼前。
孫太后正端莊地端坐在主位上。
她身著那華美的鳳袍,鳳袍上的絲線在陽光下閃爍著光芒,彷彿在訴說著皇家的尊貴。
頭上戴著精緻的鳳冠,每一顆寶石都熠熠生輝,襯托著她的威嚴。
她的面容雖依舊端莊秀麗,但歲月的痕跡還是悄然爬上了她的臉龐,那淺淺的皺紋彷彿記錄著歲月的故事。
她的眼神中透著威嚴,宛如一把利劍,讓人不敢直視,但在那威嚴之中,又有著對兒子深深的慈愛,如春日的暖陽,溫暖著朱銳的心。
朱銳看著眼前的孫太后,腦海中不禁浮現出朱祁鎮小時候與母親相處的畫面。
那時的朱祁鎮,在母親的庇護下,天真無邪地成長著,享受著無盡的母愛。
而如今,自己穿越而來,成為了朱祁鎮,也必須承擔起這份責任。
朱銳緩緩走近孫太后,雙膝跪地,低下頭,那一瞬間,他彷彿回到了小時候,在母親面前的那種敬畏與依賴交織在一起。
“孩兒拜見母后。”他的聲音雖不大,但卻充滿了敬意。
孫太后微微皺眉,眼中閃過一絲憂慮,那憂慮如陰雲般籠罩在她的眼眸中。
“朱祁鎮,你可知錯?”她的聲音帶著一絲嚴厲,卻又飽含著關切。
朱銳心中一陣愧疚,那愧疚如潮水般湧上心頭。
他抬起頭,目光與孫太后交匯,在那一瞬間,他看到了孫太后眼中的期待與擔憂。
他慢慢說道:“母后,孩兒知錯了,孩兒讓您擔心了。孩兒以後一定不會再讓您失望。”他的聲音堅定而有力,彷彿在立下一個莊重的誓言。
孫太后輕輕嘆了口氣,那嘆息聲彷彿是歲月的低語。
“起來吧,我的兒。”她的聲音柔和了下來,眼中的慈愛更加濃郁。
朱銳站起身來,站在孫太后身旁,心中滿是對孫太后的敬愛和對自己過往行為的懊悔。
他環顧著周圍,記憶中的一切都是那麼的熟悉。
那些曾經陪伴朱祁鎮小時候的物件都還在,它們靜靜地躺在那裡,彷彿在訴說著過去的故事,見證了他們母子之間的許多過往。
此刻,朱銳多麼希望時光能夠停留在那些美好的時刻,讓他能一直陪伴在孫太后的身邊,為她遮風擋雨。
從清寧宮回來後,朱銳沒有回到暖閣,而是在乾清宮的院落中來回踱步。
他覺得屋外的空氣雖然寒冷,但卻能讓他的頭腦更加清醒,更有利於思考問題。
他的心中一直在盤算著如何獎賞那些有功的大臣和將士。
幾個小太監和宮女則分別站在兩側,他們低著頭,大氣都不敢出,彷彿生怕自己的呼吸聲會打擾到皇帝的思緒。
大太監王振看著朱銳在寒風中踱步,心中不免有些擔憂,他不禁低聲問道:“萬歲爺,您還是回暖閣吧,這外面天氣太冷,要是把萬歲爺您的身體凍壞了,太后怪罪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