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東郊的校場,仿若一片鋼鐵鑄就的汪洋,三十萬大軍宛如棋盤上規整排列的棋子,嚴陣以待,一眼望不到盡頭。校場四周,軍旗獵獵作響,每一面旗幟都繡著醒目的“明”字,在狂風中舒展,似要將大明的威嚴播撒至天地四方。陽光傾灑而下,照在將士們的盔甲上,反射出耀眼的寒光,一排排明晃晃的刀槍林立,槍尖刀刃閃爍著森冷的光芒,彷彿在無聲訴說著即將開啟的征伐之路。
點將臺上,許震身披一襲玄色戰甲,甲片上的龍紋栩栩如生,似在蟄伏待機,隨時準備騰飛而出。他身姿挺拔如松,雖白髮蒼蒼,卻透著一股不怒自威的凜凜氣勢。腰間佩劍劍柄鑲嵌著紅寶石,在日光下熠熠生輝,彷彿沾染著昔日的熱血與榮光。此刻,他目光如炬,緩緩掃視著臺下的大軍,每一個眼神的交匯,都似帶著千鈞之力,讓將士們不由自主地挺直脊樑,心中湧起一股澎湃的豪情。
關騰、馬雲、賀斌三位年輕將領位列臺下前排,身姿矯健,各具風采。關騰虎目圓睜,滿臉寫著躍躍欲試,身上的戰甲隨著他微微顫動的肌肉發出簌簌輕響,手中緊握一杆長槍,槍桿上的紅纓隨風舞動,恰似燃燒的火焰;馬雲面容冷峻,眼神深邃,透著幾分狡黠與睿智,不時與身旁的將領低語幾句,似在謀劃著什麼精妙戰術;賀斌則沉穩如山,面龐剛毅,目光堅定地注視著點將臺,身後揹負的大刀寬闊厚重,讓人望而生畏。
許震深吸一口氣,上前一步,聲如洪鐘般宣讀帥令:“今日本帥奉陛下旨意,率爾等三十萬大軍,遠赴東洋,平定倭亂!”聲音仿若滾滾驚雷,在校場上空炸開,震得眾人耳鼓嗡嗡作響,“特任命關騰為先鋒大將,馬雲為中軍主將,賀斌為後軍統領!眾將士務必各司其職,奮勇殺敵,揚我大明國威!”
關騰一聽,眼中閃過一道興奮的光芒,他猛地跨出一步,雙手抱拳,高聲喊道:“末將遵命!只是先鋒之職,重在首戰攻堅,衝殺敵陣,懇請元帥將攻堅重任交予末將,定當不負所望!元帥,您且看我這一身力氣,不衝在最前頭,如何能施展得開?我聽聞那倭賊平日裡張狂得很,我關騰早就憋著一股勁兒,要給他們點顏色瞧瞧!”說罷,用力一跺腳,揚起一片塵土,那股子急切與勇猛溢於言表。
馬雲見狀,微微皺眉,也不甘示弱地站出來:“元帥,先鋒固然重要,可中軍才是大軍核心,掌控全域性節奏,關乎勝負成敗。末將不才,願領中軍,以謀略破敵,為先鋒提供堅實後援,還望元帥斟酌!元帥,打仗可不光是拼蠻力,得用腦子。我已暗中觀察那倭賊陣形許久,知曉他們慣用的伎倆,若由我坐鎮中軍,定能料敵先機,尋得破綻,給關將軍創造絕佳的進攻機會。”他言辭懇切,語氣中透著自信與執著,手中的摺扇輕輕開合,扇面上的墨竹仿若暗藏玄機。
一時間,點將臺上氣氛劍拔弩張,兩位將領互不相讓,臺下將士們也紛紛交頭接耳,議論紛紛。許震微微眯起眼睛,看著眼前這一幕,心中既欣慰於將士們的求戰心切,又深知此刻需當機立斷,調解矛盾,凝聚軍心。
他抬手向下壓了壓,示意兩人安靜,目光威嚴地掃過眾人:“諸位莫要爭搶,聽本帥一言。此戰關乎大明顏面,首戰攻堅與中軍指揮皆至關重要。關騰,你勇猛無畏,本帥深知你求戰心切,可攻堅並非單憑勇力,需有機智配合。馬雲,你智謀過人,中軍排程非你莫屬,但若無前軍撕開敵陣,亦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關騰、馬雲聽了,微微點頭,面露思索之色。許震見狀,趁熱打鐵:“本帥決定,首戰攻堅,關騰率先鋒營先行突擊,馬雲你率中軍緊密跟隨,以炮火、弓弩為先鋒提供支援,待撕開敵陣,再全軍壓上,擴大戰果。賀斌,你統領後軍,務必保障糧草輜重安全,隨時準備接應前軍,若有差池,軍法處置!”
賀斌抱拳領命:“末將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