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吧 > 歷史軍事 > 北宋帝國興亡史 > 第34章 名相之路

第34章 名相之路 (第2/3頁)

部侍郎,而他的父親在十幾年後則將官拜後周王朝的皇帝近身侍從官——起居郎。照此說來,這個生於官宦之家的男嬰必將擁有一個幸福美好的早年時光甚至是擁有一個充滿了無限光明的遠大前程,可事實卻並非如此。

日積月累之間,這個男嬰慢慢長成了一個小男孩,而他人生的不幸也就此開啟。因為父親小妾眾多且母親劉氏又性情過於剛烈(用今天的話來說,作為正妻的劉氏可能就是一個脾氣暴躁的女漢子),於是夫妻倆的矛盾就此變得越發不可調和,這最終導致的結果就是家裡的那位大老爺們兒有一天終於是徹底地爆發了,他不但將劉氏給休了,而且還將劉氏和劉氏為他所生的這個小男孩給一併趕出了家門。

也不知道這兩口子鬧矛盾怎麼就殃及到了這個孩子身上,反正這一對母子被趕出家門後是舉目無親無依無靠,最後只能是在洛陽城郊找了一個破舊的窯洞勉強用以遮風避雨。即使如此,史書裡所記載的這位“性情剛烈”的劉氏婦人也沒有因此而向命運低頭,她立下誓言此生絕不再嫁他人,她要憑藉自己的力量將這個漸漸長成小小少年的兒子養大成人甚至是養大成材。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可想而知的是,以這個少年的家境條件他是不可能上得起學的,更是不可能到書院裡去深造的,他只能是自學成才,而他少年時期經常去的地方就是洛陽城南的龍門山一帶的各處寺廟或禪院。這不是說他在年少之時就開始醉心於佛學,而是在這些地方他一方面可以在一個相對安靜的環境裡看書,另一方面說來就比較令人心酸了——因為這裡會為窮人提供免費的米粥和饅頭。還有更令人心酸的,此少年長年累月地蹭飯也就讓他在一些和尚那裡混了個臉熟,後來連那些佛門弟子也開始不待見他。

關於此少年在人生髮跡之前是如何的清苦有很多的民間傳說,其中有兩個最為後世之人所津津樂道。

其一就是他自己曾經寫過的一副春聯,上聯:二三四五,下聯:六七八九,橫批:南北。此對聯所寓意的就是——缺衣(一)少食(十)以及沒有“東西”。

其二便是在他金榜題名之後,他有感於各路遠親近鄰紛紛前來登門造訪便即興寫下了一對聯子,上聯:舊歲饑荒,柴米無依靠,走出十字街頭,賒不得,借不得,許多內親外戚,袖手旁觀,無人雪中送炭,下聯:今科僥倖,吃穿有指望,奪取五經魁首,姓亦揚,名亦揚,不論王五馬六,踵門慶賀,盡來錦上添花。

這兩幅聯子無一不是在述說其早年的苦寒,但很可惜的是這幾乎可以肯定是後世之人的杜撰。這兩副聯子明面上都是在訴苦,可骨子裡卻明顯有一股怨氣甚至是戾氣,這與此人的心性根本就毫不相符。再者說,這雪中送炭和錦上添花更是經不起考究,前者是源於趙光義在寒冬時節有感於天寒地凍而命開封府的知府去給那些貧苦百姓送木炭取暖的典故,而後者則是出自於王安石的《即事》詩:嘉招欲覆杯中淥,麗唱仍添錦上花。

雖然是“偽作”,但這兩副聯子其實也從側面反映出了此人早年生活的清苦。一個正值青春年少的人就是在如此窮困貧苦且飽受世人冷眼的環境下一天天長大成人,很難想象的是這個少年在今後會成為一個怎樣的人。換作某個別的正處在極度在意自尊的少年郎在領到寺廟的施捨後或許會躲在某個角落裡一邊啃著饅頭一邊淚流滿面地詛咒各路神靈大仙,而在晚上回到家後更是會頭懸樑錐刺地徹夜攻讀並暗自發誓一定要在未來的某天出人頭地,甚至有可能會因此而像東晉的權臣桓溫年輕時為報殺父之仇而整出一個“枕戈泣血”的典故來。

不過,令人稱奇的是,這個少年郎卻偏偏不是這樣,從他少年時期開始一直到其晚年,他始終都是一個性情溫良寬厚且從不怨天尤人的道德君子。我不知道這其

最新小說: 華夏最強主播:從主播到全球帝王 系統!我有召喚軍火異能 明末風雲:亂世殤歌 穿越之鐵血捕快 沉默的戰神 穿越賈璉之慢節奏生活 三國之現代魂 穿成二創文許沁,妹妹等她走劇情 快穿之非炮灰女配 晉世傳奇之雄霸天下 我掌梁山,沒宋江什麼事了 四合院:斃了易天尊,嘎了聾老太 四合院:當穿越者遇到傻柱重生 鷹揚拜占庭又名重生之馬其頓王朝 四合院:神級垂釣系統 約戰:姓為岡峰的愚者 穿越後我還是戴黃盔穿黃袍 三國:人屠現世,請諸位赴死 人在萌學園,我改變劇情就變強! 十年藏拙,真把我當傀儡昏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