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化解衝突
周大山受傷痊癒後,家裡看似恢復了平靜,但之前積累的各種小矛盾和分歧仍像潛藏的暗流,隨時可能再次掀起波瀾。
一天晚飯時,孩子不小心打碎了一個碗,周大山忍不住責備起來:“怎麼這麼不小心,連個碗都拿不好!”
孩子委屈地低下了頭,周思君趕緊說道:“爸,孩子也不是故意的,別這麼兇他。”
周大山回道:“我這是在教他做事要小心!”
林衛國也開口:“爸,孩子知道錯了,咱吃飯吧。”
這頓飯吃得氣氛沉悶,大家都沒怎麼說話。
晚上,周思君躺在床上輾轉反側,想著家裡最近的狀況,覺得不能再這樣下去了。
第二天,周思君找周大山單獨談話。
“爸,我知道您是為了孩子好,但教育孩子也得注意方式方法,您那樣兇他,他心裡會不好受的。”周思君輕聲說道。
周大山嘆了口氣:“思君啊,我這脾氣一上來就控制不住,我也是怕他以後做事毛毛躁躁的。”
周思君拉著周大山的手:“爸,我明白您的心思,可孩子還小,咱們得慢慢引導。”
周大山點了點頭:“嗯,以後我注意。”
接著,周思君又找到孩子。
“寶貝,爺爺不是故意兇你的,他是希望你能變得更好,別生爺爺的氣好嗎?”周思君溫柔地說。
孩子眨著眼睛:“媽媽,我知道爺爺是為我好,我不生氣。”
周思君欣慰地笑了。
然而,家庭中的分歧並沒有完全消除。在一次家庭聚會上,關於孩子未來的發展方向,周思君和林衛國又產生了不同的意見。
“我覺得應該讓孩子多學些藝術方面的東西,培養氣質。”周思君說道。
林衛國反駁道:“還是要注重學習成績,將來考個好大學更重要。”
兩人你一言我一語,爭論不休。
周大山在一旁看著著急:“你們別吵了,好好商量嘛。”
周思君冷靜下來:“衛國,咱們別爭了,聽聽孩子的想法。”
孩子怯生生地說:“我想兩樣都學,可以嗎?”
周思君和林衛國對視一眼,都笑了。
周思君說:“行,只要你能安排好時間,不覺得累就行。”
林衛國也點頭:“好,就依你。”
經過這幾次的溝通,家裡的氣氛漸漸緩和。但新的問題又出現了,周大山和林衛國因為一件小事起了爭執。
周大山覺得林衛國做事不夠穩重,林衛國則認為周大山太固執己見。
周思君趕忙從中調解:“爸,衛國他也是有自己的想法。衛國,爸是經驗多,咱們都互相理解一下。”
周大山哼了一聲:“我還不是為了這個家好。”
林衛國也不好意思地說:“爸,我知道您是好意。”
周思君趁機說:“咱們都是一家人,有什麼話好好說,別動不動就發脾氣。”
從那以後,每次有不同意見時,大家都會盡量心平氣和地交流。
一天,周思君提議一家人一起出去郊遊。
“咱們好久沒有一起出去玩了,出去放鬆放鬆,增進一下感情。”周思君說道。
大家都表示贊同。
在郊外,一家人一起野餐、玩耍,笑聲不斷。
“看,這樣多好,一家人開開心心的。”周思君笑著說。
周大山感慨道:“是啊,以後咱們要多這樣聚聚。”
林衛國也說:“思君說得對,一家人就該這樣和和睦睦的。”
孩子在一旁歡快地跑著:“爸爸媽媽,爺爺,我太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