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之後勤基地。
得益於倭國自己的閉關鎖國,慕容信長很容易就將王氏高麗已經基本覆滅的訊息,給遮掩了起來。
等到明年發動突襲的時候,平安京那群蠢貨,一定會被直接打蒙的。
踏踏的馬蹄聲響起,在十名白袍銀鞍昭義郎的護衛下,尚書檯翰林院學士,戶部右侍郎趙普身著青色缺胯衫,出現在了眾人眼中。
還在三十步外,趙普就勒馬步行前來參拜慕容信長,口稱王上,如同臣屬對待君王一樣對待慕容信長。
“趙普,沒想到父皇願意讓你過來,吾無憂也!”慕容信長看到趙普這樣恭敬,自然十分滿意。
誰都知道,趙普是聖人從微末中提拔起來的親信,加上此人性格有些好鬥,對於同級甚至略高的官員,從來都是隱隱帶著幾分傲氣的。
今日肯如此恭敬的對待慕容信長,足以證明他慕容信長在聖人養父心中的地位。
趙普雖然好鬥,但為人是很有逼數的,慕容信長現在在大周,那是一尊誰也不能得罪的大佛。
雖然趙普搞不懂為什麼聖天子如此看重征伐朝鮮和倭國,但他懂得聖人器重誰,他就該尊重誰這個樸素的道理。
這邊,沒等趙普回答,慕容信長就幾大步走上前去將趙普扶了起來,“聖人有沒什麼話讓你帶過來叮囑我的?”
趙普再施一禮笑著回答道:“聖人沒說其他,只言大王定然記得父子間的約定。”
慕容信長感慨的長嘆一聲,“父皇目光長遠,非凡人所能及也,請父皇放心,信長無論如何,也會完成他的囑託。”
張鉊能囑託慕容信長什麼?無非就是把倭國比作昔日的高句麗。
且擺明了對慕容信長說,他不在乎信長兒是否會在倭國割據一方,也不在乎慕容信長的後人,是否會不再朝貢中原。
張鉊這個父親花費天價將慕容信長弄到朝鮮、倭國為王,對他唯一的要求,就是剷除這兩地已經開始形成的獨立文化,以及很快就要擁有的獨立意識。
只要慕容信長能使這兩地移風易俗,最後做到與中原無二,那就是天大的功勞。
等到中原人口繁盛,往這兩地各移民數百萬,從此中國文化在東亞,就真正可以無憂了。
在這樣的宏偉大背景面前,其他的都是細枝末節,再怎麼變換,肉都是爛在鍋裡的。
而趙普會到朝鮮一行,也是慕容信長向張鉊請求的。
好大兒希望張鉊能派一員能臣到漢城,幫他暫時處理一下政事。
因為接下來的時間,慕容信長需要集中精力在釜山港這塊彙集馬步軍,操練水軍,等待著明年的征討倭國。
在張鉊和慕容心的規劃中,倭國肯定是重中之重,優先處理之權遠在朝鮮之上,征討倭國之後,慕容信長肯定是要坐鎮平安京的。
而且倭國並不像高麗那麼容易征服,因為高麗是人口大多集中在西海岸的幾個平原上。
一兩次主力決戰就能解決大部分問題,然後把其中的貴族殺一批流放一批再招攬一批,基本就能穩定大體局面。
倭國就不一樣了,地方大,莊園砦堡多,自主意識遠勝過身為王室的王氏家族都要對外稱漢人的高麗。
這倭國的征服戰,註定是一場持續數年甚至十數年的小規模但高烈度的戰爭,更別說還有作為前出東勝身洲基地的關東地區需要開發。
所以慕容信長準備從現在開始,就待在釜山港周圍籌備征討倭國,此後更準備把國都遷往平安京。
至於朝鮮,慕容信長留趙匡胤率馬步軍一萬五千鎮守漢城,防備少量頑固分子鬧事,趙普則被任命為燕國的右國相,負責處理政務。
至於以後,若是沒有大的變故的話,好大兒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