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國此時,雖然還沒有完全滅亡,但是,也是名存實亡了。
秦國統一的步伐,又近了一步。
如果用三個字來形容秦國現在的狀態的話,那差不多就是。
“還有誰!”
當年的曹少林,殺人都還有個“不吃牛肉”的理由。
而此時的秦國,那是連理由都懶得找,看誰不順眼,直接打
此時秦國的下一個目標,又會是在場的那個幸運兒呢?
秦王政為此,還特意召開了一場會議,以此討論下一個所要滅的國家就是楚國。
雖然,這個決定,朝堂中,有不少的大臣反對。
他們大多都是楚系實力的人。
雖然他們來到了秦國,但無論怎麼樣,他們都是楚國人。
要知道,中國人對於自己故土,是有很大的執念的,中國人,講究的,就是一個落葉歸根。
現在,秦國就要滅掉自己的故鄉,他們自然是要進行反對的。
但是,此時的秦國朝堂,楚系勢力,在這個朝堂上,屬於絕對的弱勢。
所以,楚系勢力方面的反對,那自然也是無效的。
最後,經過秦王政的拍板決定,明年,正式攻打楚國。
而在選擇此次滅楚之戰的指揮將領中,林鍵則並沒有參與其中的競選。
林鍵也知道,此時的情況,如果不出意外的話,那應該是要出意外了。
首先,根據後世史料來看的,此次秦軍伐的楚戰役,結果是失敗的。
而失敗的原因,不僅在於,楚國地盤較大,戰略縱深大,20萬人的兵力在這樣的情況下,不夠分。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在李信在前線激戰的時候,楚系勢力的昌平君,突然起兵反秦。
這直接導致了李信的20萬大軍,面臨著被兩面夾擊的局面,繼而導致此次伐楚戰役的大敗。
曾經,楚國和秦國在當時屬於是蠻夷。
兩家世代通婚,自然,楚國人也就在秦國得以紮根。
說實話,估計秦王政都沒有想到,昌平君居然會反叛。
因為,當初在平定嫪毐之亂的時候,昌平君就出了力。
在呂不韋倒臺之後,他就接替了呂不韋的位置,位列丞相,身居高位。
而且,昌平君還是秦王政的表叔,是有關係的。
他估計怎麼也沒想到,自己的這位表叔,居然會造反。
秦王政對於他,還是相當的信任的。
在不久前,因為新鄭方面的叛亂,秦王政派了昌平君,前去新佔領的地盤,也就是打楚國時,所得的地盤前去安撫人心。
畢竟,昌平君曾是楚國王系的,有著血脈優勢,選他在合適不過。
但估計秦王政沒有想到的是,這位自己信任的表叔,居然會起兵反他。
所以,在朝堂上,當討論到滅楚的時候。
朝堂上的大臣們,大多都說出什麼,“大秦必勝”之類的話。
而昌平君呢,則是默不作聲,他心裡在想什麼,只有他自己知道。
林鍵也是判斷,當時的秦軍,面臨著被兩面夾擊的局面。
這種情況,哪怕是他,對於這樣的局面,都得g。
所以,在以上的綜合條件上顯示的話,林鍵也就沒有參與此次將領的任選。
但林鍵沒有參加任選,並不代表別的人不參加。
在會議上,秦王政先是問老將王翦,此次攻打楚國,需要多少人?
王翦回答60萬。
秦王政聽到這個數字之後,都不禁愣了一下。
因為在他眼中,楚國的軍隊,還沒有趙國強。
當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