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林墨右手裡鐵錘的敲打,整個房間頓時迴盪著清脆的“叮叮叮”的金鐵交加的聲音。
而隨著第一步熱鍛,天外隕鐵也開始以肉眼可見的速度開始變形。
並且經過林墨不斷加熱,不斷鍛打,來回往復了五遍之後,天外隕鐵便已經大變樣。
變成了只有一厘米厚,五十厘米長,四厘米寬的長橫刀的形狀。
當林墨將刀身再一次加熱之後,之前林墨一直狂暴鍛打的情況消失。
取而代之的是時而迅疾如風,時而輕柔如雨。
就像是在表演行為藝術一般,讓人賞心悅目。
不僅如此,這個過程中林墨還將刀身摺疊再次鍛打。
而這一步需要進行一萬五千次,光是這一步就花費了林墨兩天的時間。
經過一萬五千次的摺疊鍛打後,這才開始進行下一步,那就是夾鋼。
而後又是長達一萬五千次的摺疊鍛打,再次花費了兩天的時間。
第一步熱鍛才算完成。
而熱鍛完成之後便是下一步冷鍛。
冷鍛就是用一柄小錘不斷地在刀身上進行敲打。
冷鍛結束之後,便是淬火、回火。
在經過鏟、銷、搓,對刀身的不斷修正。
直到這幾步完成,刀身才初具雛形。
而完成這幾步,林墨又花費了一整天的時間。
手工鍛刀的過程很漫長,且很枯燥,基本都是重複的步驟。
而且一旦不注意,就可能導致整個鍛造宣告失敗,因此,手工鍛刀的成功率其實只有不到百分之三十。
要不是林墨擁有鍛造大師的技能,還真不敢確定一次就能成功。
而這幾天,老闆也徹底被林墨所折服。
林墨的鍛造技術比他們店裡的老師傅強了不是一星半點。
於是老闆直接做出了將店裡其他區域關停的決定。
只是為了讓他們店裡的老師傅在林墨這裡能學個一星半點,將華夏的鑄造技術發揚光大。
而後林墨又花費了兩天的時間,將刀身打磨完成,並且鑲嵌好刀柄和刀鞘。
黑金古刀的鍛造這才算完成。
林墨看著手中在陽光下閃爍著璀璨刀紋的黑金古刀,心裡有著說不出的成就感。
“安然,影片都已經錄製完成了吧。”
“嗯,小墨哥,你放心,都錄好了。”
“好,儘快剪輯出來交給楊添真去宣傳。”
“好。”
沒錯,林墨讓安然全程錄製他鑄刀的過程,就是為了給《盜墓筆記》造勢。
與此同時,在林墨鑄刀的這幾天裡,寧昊也沒有閒著,親自去林墨交代的幾個取景地進行了實地考察。
只等林墨完成,便可以開始《盜墓筆記》的拍攝。
很快時間就來到了第二天,林墨帶著熱芭和劇組的所有工作人員,便來到了《盜墓筆記》錄製的第一站——京都潘家園。
其餘演員也在林墨的通知後,陸續抵達。
在這裡,林墨舉行了一場開機儀式。
儀式很簡單,拉了一條《盜墓筆記》正式開機的橫幅。
橫幅的下方放了一張紅布罩著的桌子。
桌子的中間則放著一個香爐,香爐後則是一隻烤乳豬,和各種水果。
同時林墨還邀請了許多記者朋友來見證這次的開機儀式。
林墨看了眼時間後,發現良辰已到,立刻帶著寧昊等一眾重要的人員開始上香拜神。
原本林墨是並不信鬼神之說的,哪怕鬼神之說自古就有,可他長在紅旗下,生在春風裡。
尤其是作為九年義務教育的有志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