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張口解釋什麼,女人從背後拿出了一把菜刀砍在了我的肩膀之上。
完全沒給我反應時間,我能感受到疼痛。
隨後鮮血似乎從我的肩膀噴薄而出,我失去了感覺。”
很像是故事會,高光看了會兒之後,發了個評論:
“故事會啊。”
這樣的東西他也會寫,雖然他寫的可能沒這麼好,可他確實會寫短篇。
(阿飄對此很淡定:
“廢話,因為作者根本不會寫長篇,他只會寫短篇!”)
在這個網站的作作家後臺,高光決定寫個短篇,隨便寫點什麼,打發一下突然無聊的時間。
至於為什麼不去健身,那當然是因為這樣更能水字數。
“簡單來說,所謂的怪核圖片,就是一些以陰暗壓抑的驚悚氛圍為主的詭譎圖。
在這種圖片中,雖然沒有面目猙獰的髒東西,或是滿臉怨念的那種東西,但就是讓人心裡發毛。
有意思的是,怪核相關內容的評論區裡永遠都是兩極分化。”
是的,高光打算寫一個和怪核有關的短篇,
“故事還得從怪核的起源說起。
有一類被稱為蠕動意麵的藝術創作,這類創作旨在將網上流傳的驚悚故事像意麵一樣攪拌在一起,創作出全新的奇幻故事。
一位匿名的使用者釋出了一條帖子,想讓廣大網友發一些讓自己感到不舒服的圖片。
無數的圖片如期而至,而這其中,有一張1引起了大家的注意。”
這張圖片之前提到過,這裡就不再多說了,不然就真的像是在水字數。
,!
雖然確實如此。
“有評論道:
如果你一不小心,在錯誤的地方穿過現實,你最終會進入後室。
這裡只有老舊潮溼的地毯,單調瘋狂的黃色,日光燈在背景中發出永遠不會消失的嗡嗡聲。
這股讓人慾罷不能的氛圍,立刻讓這張圖成為了新的熱點,網友們開始發揮自己的想象力為這個神秘的黃色空間創作不同的蠕動意麵。
原創的短篇文章,永遠都走不出去的密室的影片,甚至連相關的遊戲都開始出現。
而這些蠕動意麵,也逐漸衍生出了一種特殊的藝術:
閾限空間。
前面說過,所謂的閾限空間原意是介於兩種地點之間,身處於一個過渡的空間,既沒有過去,也沒有未來的彷徨狀態。
閾限空間很好地把握了後室帶給人們的感受,相關圖片往往體現出一股虛無感。
好像是生活中隨處可見的場景,但又因其過渡的特性,沒有前因後果,只有一個無人的空曠場景。
像是晚上空蕩蕩的樓梯間,或醫院走廊。
彷彿自己置身於這個熟悉而又陌生的空間之中,感受到無形的壓抑。
藝術沒有邊界,網友們也已經不再滿足於按照既定的定義創作內容,而是要以自己的喜好進行創新。
於是,誕生了諸如夢核、池核、傷核等與閾限空間有所區別的新風格。
而這其中最受歡迎的,恐怕就是怪核了。
說到底,怪核究竟是什麼?
怪核是一種網路美學和藝術行為,以業餘或低質量的拍攝或數字圖片建立或編輯,讓人感覺傳達混亂,迷失方向,疏遠,懷舊或無能。
從視覺上看,它可以表達強烈的感覺,一般照片的外觀格式和帶來的感覺都存在舊時代網際網路上,大約在九十年代末到千禧年中期。
業餘編輯、原始數字圖形、低保真攝影和影象壓縮是怪核影象中最常見的元素。
作為從閾限空間之中演變出的分支,除了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