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霖安、梓嫻與娟開展交涉工作之時,知節、南嶽即是做好了準備工作。
這次戰鬥,誰都不認為能夠戰勝當前的蘇家,也正因如此,這次戰鬥的根本性目的是有效削弱蘇家實力,從而為即將到來的增援做好鋪墊工作。
至於增援從何而來?
自然是三十三天於臨近的子城中抽調人手。
至於三十三天對金陵城發生的事情是否知曉,以及知曉後是否會真的抽調人手前來增援其實也沒人知道。
但霖安、知節等人卻是認為一定會有增援的,而這麼認為的根本性原因,不是因為他們多麼信任海瀾廟堂,而是於當前局勢下,他們不得不將這種想法當做一種心理慰藉。
就像走在滿是坎坷的道路上,人們時常會告知自己,只要走過當前的坎坷,隨後即是康莊大道。
直白一些說便是頗有望梅止渴之意。
反制“謠言中來”的手段很是簡單,便是利用謠言,去對付謠言。
於蘇康提供的情報來看,謠言中來這種特性,是屬於加持型特性,例如說將靈力加持在整座金陵城內,那麼金陵城內的謠言便會悉數成真。換句話來說便是隻要謠言中來這份特性施展時,金陵城內部的所有謠言,無論是誰散播的,都會變成現實。
往日,蘇家散播著謠言、引導著謠言,所以才能讓謠言唯自己所用。
今日,散播謠言的不再只有蘇家,只要蘇家不讓歡顏散去加持在金陵城的靈力特性,那麼這份特性,自然也能由霖安、知節,也就是當前的鎮城廟堂所用。
不過卻也存在弊病,便是在人手不足的情況下,謠言雖然能夠散播出去,不過卻是無法被合理引導。畢竟謠言這種東西,需要百姓的口口相傳,到了最後傳成了什麼樣,誰也不會知道。
-----
當前蘇家散播的謠言是鬼神契約。
而廟堂散播的謠言則是根本就沒有什麼鬼神契約。
知節、南嶽的想法很簡單,只要百姓將這份謠言散播出去,那麼當前的鬼神契約也好,那些不死不滅的鬼怪也好,都會瞬間消失。
但是隨著謠言傳播,傳著傳著就成了所謂的鬼神契約不過是頑皮少年的惡作劇,被家中爹孃教訓了一頓後,自然也就不了了之。
這種說法很是離譜,大家都是不大相信的,畢竟已經有了不少百姓見到過鬼神契約,也有不少百姓見到了簽訂契約後的鬼神。
雖然不大相信,但是謠言這種東西,架不住大夥兒瞎說,而且說著說著,也就變了味兒。
傳著傳著便成了一個少年含冤而死,死後怨念化作了鬼神契約,希望有人得到力量後,為其伸冤報仇。
傳著傳著又變成了含冤而死的少年,其爹孃是山上的道士,得知孩子死於世俗,故而利用契約將百姓變成了鬼怪,其根本性目的僅僅是為了報復。
隨著傳播越發離譜少年乃是上古魔神轉世,此次前來是想利用契約的形式召集戰士,從而再次殺上天闕。
到了最後,大夥兒更是說上古魔神轉世成為少年,大羅金仙則是轉世成為道士,道士得知少年於人間作祟,即是下山而來,打算將其降服。
而受想象力限制,傳到這上古魔神、大羅金仙這裡,大夥兒也就不傳了,而是紛紛琢磨著到了最後,兩個人誰贏了。
琢磨來、琢磨去,大家還是把目光放在了那鬼怪遊蕩的街路之上,仔細想想如果這大羅金仙若是贏了,鬼怪又怎麼可能繼續遊蕩於街路之上?
所以說謠言到了最後,即是成了大羅金仙敗給了上古魔神。
但是兩人於何處交的手?若是大羅金仙真的敗了,又敗在了哪裡?
問題似乎沒有答案。
卻也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