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7、書接上回,在新村大隊包隊幾個月後就要結束了,大隊幹部一致認為皮大夫這個人不錯,應該招待一頓,表示歡送。歡送”宴會”就設在大隊所在地的第一生產小隊隊部舉行,託付給一隊李隊長操辦。我看人家態度誠懇,咱們也別不受抬舉,一番客氣後也就默許了。
主食是小米乾飯,副食是豆角豬肉燉粉條,就這一個大菜,燉了兩大碗。誰去木頭城子集市買的食材我不知道。大師傅即廚師是現從一隊找來的王書記的侄子。
接近中午時,我到第一小隊隊部,那裡就只有飼養員和廚師,小米兒飯已經燜好,就剩下做菜了。廚師已經把肉切成片了,豆角子不用切。
看我到了,廚師問飼養員:“這個菜怎麼做法?”我一聽,這也不是廚師啊!豆角豬肉粉條不知道怎麼做,怎麼找來這麼一個廚師?我想,可能這個“廚師”只會做飯,不會做菜,是半拉子廚師?也可能是客氣客氣,爭取飼養員一下意見,免得挑理。因為這個飼養員不是一般人,是王書記的弟弟,不光是飼養員,還是生產隊管家,年齡比我大10多歲。
飼養員說:”你是廚師,你不知道怎麼做?還問我?我知道咋做我不就是廚師了嗎?”
招哇!飼養員說的挺有道理呀!
廚師和他叫二伯伯,用請求的口吻說:“二伯伯你就告訴我唄!”
二伯伯有點不耐煩的發話了:“你摸摸哪樣最硬就先下鍋哪樣!”我聽了以後感覺哪裡有點不大對勁,是氣話?還是他也不知道,心思著說的?按理說也有道理,哪個最硬先下鍋哪個。可我們在家做菜都是先炒肉啊?莫非這是新做法?我沒敢插言,怕產生誤解。
廚師按個摸摸,粉條最硬,豆角第二硬,肉最軟活。分別擺出順序:1,2,3。先往鍋里加水,加鹽,沒有花椒,醬油等,更別說味素。水開後加上寬粉條,燉一會加豆角,最後加肉片,開鍋一會就出鍋了,就這麼簡單麻利快。
我憋不住要笑,硬是沒笑出來:這不是胡整呢嗎?這個廚師,外加飼養員有點傻吧?要不就是缺心眼子?也沒看出來異樣啊?這菜可咋吃?好東西活生生做瞎了!
飯菜倒是做好了,可是大隊幹部,小隊隊長一個也沒來呀?再說,來了也不夠吃啊?這哪是歡送宴會啊?也沒有一滴嗒酒哇!最終,我還是憋不住笑了,他們倆還誤以為我看到這麼好的飯菜笑了呢。
飼養員老王說:“皮大夫咱們就開吃吧!也餓了吧?我們也不會做,將就吃吧,農村就這個條件。”
我趕忙說:“挺好!挺好!再沒別人來吃嗎?”當然,他聽出了我的言外之意。
老王說:”沒有別人了,就咱們仨,書記主任託付我們倆陪好你,有點不夠檔次了。”
“這話說的外道了,那就開吃吧!謝謝你們二位辛苦了!”
我第一口先沒吃飯,先夾了一塊肉嚐嚐。按說這是不禮貌的現象,應該先吃口飯再夾菜,然後夾肉,才算有文憑,否則,好像幾輩子沒吃著肉似的,由於著急嚐嚐口味顧不得文憑了。
這一嘗不要緊,這個肉是又嫩又滑又香,一點沒有未煮爛的感覺,更沒有那些調料的雜味兒,原汁原味,特有的原生態豬肉香。怎麼這麼一會肉就燉爛了?真是歪打正著,出奇的怪。我連連誇讚:“這肉做的好吃!真好吃!”
多少年後才知道,這可能就相當於那個涮肉的道理,沒等豬肉硬化就出鍋了。
這頓飯雖然沒有酒,就是一個燉菜,一飯一菜,但吃的特別香,比多少個炒菜要好得多。
大隊、小隊幹部們都沒參加,好像冷淡了我。實則不然,這是大隊領導的高情商、大智慧,如果這些幹部參加,就不可能是這個排場了,那可能就要犯錯誤了。這也充分反映一個問題,那時的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