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居然救了外國老鬼子的老命,這可奇了。”
康熙微笑道:“康熙三年,湯若望說欽天監推算日食有誤,和欽天監的漢官雙方激辯。欽天監的漢官楊光先辯不過,就找他的岔子,上了一道奏章,說道湯若望制定的那部《大清時憲曆》,一共只推算了二百年,可是我大清得上天眷祤,聖祚無疆,萬萬年的江山。湯若望止進二百年曆,那不是咒我大清只有二百年天下嗎?”
海東青這回可真是驚奇了,清朝自康熙的老爹順治皇帝開始,到二十世紀初年,的確是只有兩百多年的壽命,海東青自己是知道的,但湯若望居然能算出來,他丫的,這人倒是算得挺準的。
海東青道:“他算歸算,可也不能說出來啊,看來這湯若望性情耿直,比那些個只知道溜鬚拍馬的傢伙強得多了。”
康熙正色道:“我讀前朝史書,凡是愛惜百姓的,必定享國長久,否則盡說些吉祥話兒,又有何用?尤其是前朝的一些大臣,為了奉承皇上,非但以這等阿諛之言矇蔽君王,更可笑的是,他們居然還能製造出一些虛假的祥瑞,博取皇帝龍顏大悅,可笑可笑,自古以來,人人都叫皇帝作萬歲,其實別說萬歲,享壽一百歲的皇帝也沒有啊。甚麼‘萬壽無疆’,都是騙人的鬼話。父皇諄諄叮囑,要我遵行‘永不加賦’的訓諭,我細細想來,只要遵守這四個字,我們的江山就是鐵打的。甚麼洋人的大炮,吳三桂的兵馬,全都不用擔心。”
海東青聽得他這番話,不由得肅然起敬,想道:倘若清朝的每一個皇帝都能像康熙這麼想,這麼做,這麼聰明,別說什麼兩百多年,就是兩千年又有什麼難了?
心中激盪之下,跪了下地,道:“皇上心懸黎明百姓,是天下蒼生之福,倘若皇上的子孫後代都能跟皇上這麼聰明仁慈,大清朝千秋萬代,那也不在話下。”
康熙啞然失笑,道:“你這小子,我剛說完那些阿諛奉承的小人,你就來拍馬屁,這不是自認是小人了麼?”
海東青正色道:“絕不是阿諛奉承,我這是有感而發,明朝為什麼會滅亡?之前的元朝為什麼會滅亡?所為官逼民反,我們大清朝建國,若非是明朝腐敗,弄得李自成造反,哪有今天?元朝苛政猛於虎,明朝朱元璋不就是靠著一場大災,而元朝不聞不問,失去了民心,逼得造反了麼?所以,皇上能以民為重,那是天下百姓的福氣,老皇爺那四個字,永不加賦,真正是仁德之心,皇上,祝願你一舉平叛,一馬當先,一鼓作氣,先平了吳三桂,再滅了高麗,東瀛,超過元朝的成吉思汗!”
小康瞧著口沫橫飛、慷慨激昂的海東青,目瞪口呆……
當然,只有海東青心裡清楚,這裡只是一個自己的遊戲世界,如果這裡是現實,說不定自己要想方設法的推翻腐朽的封建制度。
“哦?第二個成吉思汗麼?”康熙畢竟是少年性子,不由得悠然神往。但凡皇帝君王,無不希望能開疆拓土,成為一代英主,康熙志向遠大,自然也不例外。
海東青嘿嘿一笑,道:“是啊,成吉思汗,唐宗漢武,雖然名氣甚大,又有哪一個及得上成吉思汗,非但統一了整個中原,而且還征服了無數個歐洲國家,如果皇上能做到,那……”
成吉思汗曾經征服俄羅斯、匈牙利、波蘭、以及阿富汗、伊朗、敘利亞、巴格達等大半個中亞,建立了世界歷史上前所未有的大帝國,前五千年沒有,後五千年也絕不會有,這等彪炳輝煌的戰績,別說華夏,就算是世界上,又有哪一個皇帝及得上他的萬分之一?
可惜,這牛逼一時的傢伙卻是隻會打仗,不會治理國家,他的超級大帝國在歷史上曇花一現。
康熙悠然神往,半晌才道:“不說這個了,將來中原平靖,百姓歸心,人人安居樂業方才是正經,那些戰功,遙不可及,能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