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中心,他一手持扇,旁邊擺著一盞紫砂茶盞。
身側是雲州府的知府吳醉和當地的學政作陪。
京官再小,也比外官大。
紀曉嵐什麼情況不知道,但他的身份是京官。
出了這紫禁城,同級別的官員見了要低頭行禮,更何況他本身就是一品大員,已經是最頂尖的官階。
紀曉嵐不喜歡這些繁瑣禮節。
很多時候,更喜歡錦衣夜行,這樣也方便體察民情。
但在正式場合,作為朝廷大員的他,該有的架子和規矩,必須要擺上。
生員入場,一名名考生進入考場。
每個人手裡都拿著一個籃子,裡面有筆墨紙硯。
考取功名,這簡簡單單的四個字,不知道熬幹了多少讀書人的心血和汗水。
對於考生來說,這是他們改變命運的唯一機會。
紀曉嵐自己就是讀書人,所以他特別厭惡科考舞弊。
所以凡是他經手的科考,向來嚴苛,決不允許弄虛作假。
一共要有三道,第一是自檢,然後由外面的官差檢查一遍。
進入到考場之後,還要進行搜身,有紀曉嵐在的地方,決不允許發生舞弊的情況!
時間匆匆,桌上的茶,也已經泡了三盞。
紀曉嵐拍了拍身上的塵土,起身向考生做題的貢院走去。
雲州府是一個小地方,但就算是小地方,作為秋闈大考的主考官,紀曉嵐也不敢有絲毫的懈怠。
自古以來,不管是任何時期,都有作弊的問題。
,!
遠的不提,就提當前的這次秋闈大考,紀曉嵐就抓到了三波。
有將題寫在帽子上的,有將題寫在衣服裡的,甚至有人將題寫在大腿上。
而這,還是三次檢查之後的結果!
在知府大人的陪同下,紀曉嵐走在貢院的大道上。
兩側是一排排四四方方的棚子,考生們就在裡面考試。
有的人愁眉苦臉,有的人下筆如神助。
也有一些人明明一個字沒寫,可偏偏神情自若,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樣。
這類人要重點標記,記下他的考試編號,說不定就是李代桃僵之術!
紀曉嵐是科考出身,他可太明白這裡面的歪門邪道。
只是走著走著,紀曉嵐的腳步不由的停了下來。
他看著貢院內的一位考生,年紀不大,甚至還不到二十歲。
紀曉嵐人生中見過不少人。
有皇親國戚,有文人雅士,形形色色,可謂是閱人無數,但卻很少碰到如此驚豔的人!
一身青色長衫,體態儒雅修長。
面板白淨,五官端正,面容有些消瘦,烏黑濃密的黑髮盤成一條辮子落在腦後。
撲面而來的,是一股書卷的氣息。
宋代有一位叫做郭茂倩的詩人,曾經做過這樣一首詩詞。
白石郎,臨江居,前導江伯後從魚。
積石如玉,列松如翠,郎豔獨絕,世無其二。
眼前這位年輕書生……他太驚豔了!
在這小小的貢院,紀曉嵐搜腸刮肚,居然找不到可以形容對方容貌的詩詞。
不似凡間的人,好似從天上落下的謫仙!
紀曉嵐有些激動,有如此才貌和氣質的人,想必是胸中有丘壑,腹內有乾坤的驚世之才。
然而,隨著他探頭一看?
紀曉嵐的眼裡,不由的浮現出濃重的失落。
他搖了搖頭,看著白紙上空無一字,不由的嘆了口氣:
“長得是真不錯,可惜了。”
上天給你開啟一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