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革的真正力量,從來不在於技術,而在於如何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
林川辦公室的燈依舊亮著。他看著桌上的行業整合規劃報告,目光凝重但充滿鬥志。懶蟲聯盟的重組工作初見成效,vr/ar技術也在教育領域開花結果,但他心裡清楚,這僅僅是個開始。
“林總,這是我們教育專案的資料分析報告。”羅婷推門而入,將一份檔案遞給他,“‘未來課堂’專案上線一個月,目前已經覆蓋了372所學校,其中包括超過60所偏遠地區的試點學校。”
“反饋怎麼樣?”林川一邊翻看檔案,一邊問道。
“非常好,尤其是在偏遠地區,vr/ar技術不僅解決了師資短缺的問題,還讓孩子們第一次感受到真正的沉浸式學習。”羅婷的語氣中帶著掩飾不住的興奮,“還有一些城市的重點學校也在主動聯絡我們,想引進這套系統。”
林川點了點頭,露出一絲笑意。“這就是我們想做的。技術的最終目標,不是製造噱頭,而是讓那些被忽視的人群也能享受到同樣的機會。”
羅婷接著說道:“不過,這個專案在落地過程中也暴露了一些問題,比如裝置成本太高,偏遠地區的學校雖然想推廣,但預算壓力很大。”
“裝置成本的問題早晚得解決。”林川思索片刻,說道,“聯絡供應鏈那邊,想辦法透過批次生產降低成本,同時研究一些低配版的裝置,讓更多學校能負擔得起。”
“明白了,我馬上去安排。”羅婷點點頭,正準備離開,忽然又想起一件事,“對了,林總,有幾家媒體希望對‘未來課堂’專案進行深度採訪,您看要不要接受?”
“可以。”林川毫不猶豫地答應了,“讓他們看到,我們懶蟲聯盟不僅僅是為了商業利益,更是為了讓這個行業變得更好。”
幾天後,懶蟲聯盟舉辦了一場面向公眾的開放日活動。活動現場佈置了多個體驗區,參觀者可以親身感受vr/ar技術在教育、醫療、文旅等領域的應用。
一位來自山區的小學生戴上vr頭盔,興奮地大喊:“我看到了恐龍!好大啊!”他的父母在旁邊看著,眼中充滿了喜悅和感慨。
“以前我們只在電視上聽說過這些高科技,沒想到現在孩子也能接觸到,真是太神奇了。”孩子的父親對旁邊的工作人員說道。
不遠處,幾位媒體記者正在採訪一位鄉村教師。這位老師動情地說道:“我們學校的條件一直很差,連投影儀都沒有過。可現在,這套系統讓孩子們的學習方式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感謝懶蟲聯盟給了我們這樣的機會。”
林川站在人群中,低調地觀察著這一切。他的目光落在那些孩子和家長的笑臉上,心裡湧起一陣滿足感。
“林總,活動效果非常好。”羅婷走到他身邊,語氣中帶著掩飾不住的興奮,“我剛收到訊息,有幾家公益組織也對‘未來課堂’產生了興趣,他們願意提供資金支援,幫助更多學校引進這套系統。”
“很好,這說明我們的方向是對的。”林川笑了笑,“但這只是第一步,我們要做得更多。”
與此同時,懶蟲聯盟的社會回饋行動也在加速推進。
在一次高層會議上,林川親自宣佈了一項名為“希望計劃”的公益專案。該專案的核心目標是利用懶蟲聯盟的技術資源,為偏遠地區提供免費的教育、醫療和技能培訓服務。
“希望計劃的意義,不僅僅是為了回饋社會。”林川在會議上說道,“它還是懶蟲聯盟未來發展的基石。只有讓更多的人從中受益,我們才能真正贏得市場和人心。”
會議結束後,張越忍不住感慨道:“林川的眼光,真的是越來越長遠了。”
羅婷點點頭,微笑著說道:“沒辦法,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