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年輕人因為在“失敗者小鎮”成功開辦了人生第一家咖啡店,感慨地發文:“懶蟲聯盟不是幫我成功,而是讓我敢於失敗。”
另一個使用者在“真實失敗檔案館”中分享了自己離婚後重拾生活的故事,收穫了無數點贊和支援。
林川發現,儘管資本巨頭的市場攻勢仍然強大,但懶蟲聯盟的核心使用者粘性度卻比以前更高了。這一次,失敗者的歸屬感戰勝了資本的誘惑。
隨著懶蟲聯盟逐漸穩住局面,林川開始思考一個更深層次的問題:失敗的意義到底是什麼?
他在一次訪談中說道:
“失敗不只是通往成功的道路,失敗本身就有意義。它教會我們謙卑、同情和創造力。”
然而,就在懶蟲聯盟逐步壯大的同時,一封神秘的郵件出現在林川的郵箱中。發件人自稱是懶蟲聯盟的前使用者,同時也是某知名企業的高管,他向林川提出了一份“合作計劃”。這份計劃看似誘人,卻隱藏著巨大的風險……
:()我,985廢物,線上擺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