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母家有牛,我們家沒有。有了新犁,還得人來拉,有沒有可以取代牛的農具呢……”
答案是:有。
小三郎邊思考邊嘰嘰呱呱:“代耕架,結構包括兩個轆轤、一根長索和犁身。轆轤分別設定在地頭的兩端,長索穿過轆轤並連線犁身……
‘坐而用力,往來自如’,功效與兩牛相當,降低了勞動強度,缺點是需要三人協作……”
可能是因為思考太用腦,他說著說著聲音越來越小,最後竟然打起小呼嚕。
肚皮一起一伏,
睡著了。
張衍:“……我把他抱回去。”
兩個人正好,三個人太擠。
吳秀輕輕拍著小兒子:“就讓他在這睡。小兒郎一轉眼就長大了,過兩年你想摟著他睡,他都不肯。”
不信你問大郎和二郎。
再說,那兩個大的臭臭的,小的沒那麼臭。
“礙事。”張衍嘀咕一聲,“打好曲轅犁,就做三郎說的代耕架。”
這個代耕架,聽著倒不難,只是從前沒有人想到。
感謝入夢的神仙,真夠意思。
“你真是信任孩子。”吳秀輕聲說,“也是……一聽就不是小兒郎能想出來的,必然是神仙借他的口,幫助世人。”
“我也是這麼想,所以沒有將做法藏著掖著。”張衍認可。
他們夫妻倆總是心有靈犀。
吳秀又想到另一個問題:“大郎進城學醫,你又想安排二郎、三郎去讀書,家裡的活怕是幹不過來。”
光是代耕架,就得三個人操作。
“人手的事,我已經有了想法,農具做出來再說。”張衍笑著感慨,“萬萬沒想到,三郎還能有如此奇遇。”
感慨幾句,又想到膽大包天的大郎。
牛和人能一樣嗎?
給牛接生,萬一出事了,你賠得起嗎?
牛命貴啊!
……
將新農具的做法交給阿耶,張川柏就不操心了。
他是小兒郎,就要做小兒郎的事。
第二天清晨,他又拿著小竹竿“嘎嘎嘎”地趕著小鴨子去小河邊。
昨日吃過炒鴨子,他現在放鴨子都更起勁。
就是看著小鴨子們,有一點點的罪惡感。
經過田邊時,見到少年圍著長兄張遠志議論:
“遠志,你哪日進城,我跟你一起去拜見甄醫師。”
“甄醫師還收徒嗎?我也有天賦,還有家傳手藝……我祖父會閹雞!”
給牛看病的醫術,學會了不愁飯吃!
張遠志汗顏:“我昨日是冒險,到現在還後怕呢!好在那是我姑母的牛,萬一出事也不會被責怪。”
“怎麼會怪你?又不是你讓母牛懷孕的。”
“也不是你讓母牛難產的。”
“每個男人都有第一次,一回生二回熟。”
……
聽著這些議論聲,張川柏笑得像個偷油的老鼠。
還好阿兄成功了。
人人都誇阿兄,身為弟弟老懷寬慰。
到河邊時,已有好些孩子在。
把嘎嘎嘎的鴨子放進河裡,有人拿出魚竿,挑選風水寶地釣魚,有人鑽進草叢裡找野果。
同樣豁著門牙的張柱和張川柏一起釣魚,好奇地問:“你昨日真的吃到大鴨子了?”
“你連這都知道?”張川柏驚訝。
“哦……你們昨天回來,我阿耶過去湊熱鬧了。”張柱滿臉羨慕,“你姑姑家真富裕,不過節也殺鴨。”
“是為了感謝我阿兄。”張川柏解釋。
張柱搖搖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