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姣姣頭一回知道虞月禾在貢院時每日中午只吃半個饅頭,每每饅頭熱湯都冷透方能擱筆進食時,這位向來仁慈賢明的長公主頭一回露出訝異,她一點點養大的小姑娘,和她一樣胃口都很好,從來不像其餘的姐妹柔柔弱弱、也用膳用得很少。
即使金尊玉貴的長公主知道民間並不是經常能得熱水、時時刻刻保持溫度的菜餚即使是公卿府上也是奢侈,即使在宮裡也有很多粗茶淡飯的人,但是她無論錯過多少次飯點也總是有溫熱的飯菜,更有妹妹在她想著索性錯過等待下一餐時想方設法讓她吃得舒服些,而在貢院裡那個簡單應付飯菜的人,是她從六歲養到十七歲的小妹妹。
只這一點,就讓虞姣姣心裡很不舒服了。
建安二十三年春,長公主下旨,由她自己的例銀中撥出銀兩,賜今科舉人三場省試各一餐熱飯,在號房內建熱爐一隻,以供取暖與熱飯。
諸皇子皆懊惱,暗恨自己錯過了這樣好的一個拉攏人心的機會,紛紛另尋機會向士人示好。
而虞月禾也在早春時節,穿著一身和其他士人沒有兩樣的青色單衣,由嬤嬤檢查後踏入了貢院的大門,皇城的貢院比之南地更加寬闊,看起來又深又遠,而屬於舉子們的空間只有被中間長長的灰色石牆分割開來、一間間小小的空間,恰似深宅大院裡一個個小小的院子、高高的宮牆裡看起來很大很大的四方天空。
而她坐在點著爐子的小小號房裡,彷彿察覺不到屋外那撲面而來的寒意,鋪平考卷,依據題目寫下策問第一篇,論北戎。
虞月禾知道,這道題,上書房在四年前就出過,很可惜,最後每一位皇子的答卷,都令建安帝不滿意。
“遣妾一身安社稷,不知何處用將軍?”建安帝是一個雄才偉略的帝王。
若要把他的感情生活比作故劍情深,至少在才智上,建安帝是不下於這個典故的真正主角的,這個時代輝煌鼎盛,為後來女帝開盛世做了鋪墊,他就算不是漢時的文景、武帝,唐時的太宗、則天大帝與前期的玄宗這樣的千古一帝,也至少可與李治等人並肩。
因此,二皇子等人積極將自己一派的妹妹推出來和親,或許別的男人還會覺得這沒什麼,養了兩個小女兒的建安帝卻不會覺得這樣的行為是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