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如果向大統領報告,以大統領老好人的性格,這批糧食必定會分給整個義軍,到時間他得到的獎勵肯定少上很多。
聽到馬三的彙報,掃地王驚喜無比,當即點齊自己兵馬,趁著夜色,同時也趁著眾首領慶祝之時,出城搶劫去了。
結果可想而知,可憐的掃地王死在亂戰之中。
出城的八百義軍死傷慘重,等天亮打掃戰場時,關寧軍只找到了一百多活著的人,大部分人還都帶著傷。
這本就是袁崇煥設定的一個陷阱,利用三百前鋒軍,設定粥棚作為誘餌,用糧食引誘叛軍出城,而大軍隱藏在一個山坡後面。
他本以為這個誘餌就是一個直鉤,釣不釣的上魚都無所謂,主要是給流民提供一個能吃飯的地方。
可是這幫叛軍太沒軍事素養了,這麼容易就上鉤。
連最基本的偵查意識都沒有。
戰鬥時,更是如此。
這幫叛軍剛剛出城,就已經被關寧軍的斥候發現了,趕緊回去稟報,讓關寧軍做好了戰鬥準備。
結果叛軍只出城了八百多人,到達合適地點後,袁崇煥只派了五百關寧騎軍,一個衝擊就報銷了一半。
剩餘的人想往城中逃,可他們哪跑得過騎兵,這些叛軍全部留在了離粥棚一里多地的區域。
天亮後,王自用得知掃地王出城未歸的訊息後,頓時大驚,連忙召集各營首領開會,商討有關事宜。
,!
此時,城中義軍已經得知有一股官軍,正駐紮在米脂城外。
畢竟義軍雖軍事素養底下,但不是傻子。
知道事有蹊蹺,肯定會派人去檢視。
在看到那滿是營帳的軍營後,頓時明白了怎麼回事,趕緊回城稟報。
其實,城內前來檢視的人早就被關寧軍隊斥候盯上了。
不過袁崇煥有令,暫時不要襲擊這些出城偵查之人,他有用處。
得到訊息的王自用,把這個訊息公佈出來後,在議事堂內掀起軒然大波。
有人認為,既然朝廷不給他們活路,那就跟他們拼了,殺一個夠本,殺兩個賺一個,反正他們爛命一條。
但大部分人還是隻想著怎麼活下去,於是有人提議投降官兵。
提出這個意見的人,被罵了狗血淋頭。
王左桂的前車之鑑還不夠明顯嗎?
即使投降了官兵又有什麼用,他們又沒有糧食養活義軍。
更何況洪承疇那廝,是出了名的強硬,投降的義軍稍微有一點風吹草動,就喊打喊殺。
他王左桂不是第一個,也不是最後一個。
這時,前去偵查之人突然說道:“這次帶兵之人好像不是洪承疇,軍營裡掛的旗好像是“袁”字旗。”
袁字旗?
眾首領疑惑,陝西境內好像沒有姓袁的武官啊!
就在這時,高迎祥好像想到了什麼,於是立刻把李自成和小張他們請到議事堂。
畢竟他倆才剛剛加入義軍,沒資格來議事堂參加會議。
:()明末:只允許一萬人穿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