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宇和蘇瑤正全神貫注地盯著監控畫面,試圖從那輛可疑麵包車的蹤跡中找到更多線索。這時,一名當地警察急匆匆地走進來,神色緊張地說道:“林警官、蘇警官,我們在屍體上發現了一個奇怪的記號。”
林宇和蘇瑤立刻起身,跟著那名警察來到停屍房。在明亮的燈光下,他們看到了屍體上那處之前被忽略的記號,那是一個形似火焰卻又有些扭曲的圖案,刻在屍體的手臂內側,不仔細看很容易被擦傷和血跡掩蓋。
林宇眉頭緊皺,腦海中似乎有一絲模糊的印象。他沉思片刻後說:“這個記號看起來很奇怪,我好像在哪裡見過。”
蘇瑤在一旁仔細觀察著記號:“這會不會是兇手故意留下的某種標誌?”
林宇沒有回答,他拿出手機快速搜尋著以往的案件資料。突然,他的眼神一凝,臉色變得嚴肅起來:“我想起來了,之前在另一個城市有一起未偵破的案件,屍體上也有類似的記號。”
當地警方聽聞,都露出了驚訝的神情。林宇立刻聯絡上一個案件負責的警局,請求調閱案件報告。在等待報告的過程中,他向當地警員們講述了那起案件的基本情況。
“那是一起發生在兩年前的案件,受害者也是在海邊被發現,屍體同樣有被海水浸泡的痕跡,當時那起案件因為線索太少一直懸而未決,沒想到今天在這裡發現了相似之處。”林宇說道。
不久後,上一個案件的報告傳了過來。林宇和蘇瑤仔細閱讀著報告,發現兩起案件的相似點越來越多。除了屍體上相同的奇怪記號外,受害者的死亡方式也有相似之處,都是頸部有勒痕,身體有多處擦傷,而且屍體被發現的地點都是在海邊附近較為隱蔽的區域。
“看來這兩起案件很可能是同一個兇手所為。”蘇瑤說道。
林宇點頭表示同意:“兇手選擇在不同城市的海邊作案,說明他對這種環境有特殊的偏好,或者是有某種特定的意義。而且這個記號,很可能是他的一種‘簽名’,用來炫耀或者滿足自己的某種心理。”
他們開始重新梳理兩起案件的線索,將所有資訊整合在一起。林宇看著白板上密密麻麻的資料,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我們之前在沙灘上發現的那些腳印,有沒有可能和兩年前那起案件現場的腳印有相似之處?雖然時間過去很久,但也許能找到一些共性。”林宇對當地警方的痕檢人員說道。
痕檢人員立刻去重新檢查對比兩起案件現場腳印的資料。同時,蘇瑤也在重新審視從屍體上發現的其他線索。
“之前在這具屍體頭髮裡發現的纖維,我們還沒有和兩年前那起案件對比過。如果兩起案件是同一兇手,也許會有相同來源的纖維。”蘇瑤說道。
他們將兩起案件中發現的纖維樣本放在一起進行分析,經過仔細對比,發現其中有一種纖維的材質和紋理極為相似。
“這是一種特殊的合成纖維,一般用於製作戶外裝備或者某種特定行業的工作服。這可能是兇手的一個重要線索。”蘇瑤興奮地說道。
林宇在一旁思考著:“戶外裝備?會不會兇手是一個經常進行戶外活動或者海上運動的人?比如潛水員、漁民之類的。”
當地警方根據這個線索,開始對周邊從事海上活動和戶外相關工作的人員進行排查。然而,這是一個龐大的群體,排查工作進展緩慢。
就在這時,痕檢人員有了新的發現:“林警官,我們對比了兩起案件的腳印,發現雖然因為環境因素有很多不同,但在腳印的邊緣磨損情況上有一些相似之處。根據分析,兇手可能有輕微的內八字,而且走路姿勢有一定的特點。”
林宇眼睛一亮:“這是個重要發現,我們可以根據這個特徵在排查過程中重點關注。”
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