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凱兩口子聽取了我的建議以後。
飯店的生意,果然在半個多月以後,有了明顯的好轉。
營業額也比去年的同時期,增長了將近百分之二十。
這樣一來,一樓大廳幾乎天天爆滿。
相比之下,二樓和三樓的雅間就顯得冷清了一些。
有的時候,一樓大廳的位置還會不夠用。
這一天,趙姐兩口子把我叫到二樓的一個雅間。
徐凱說道:
“旭東啊,再過幾天,就是三月初一了,每年的三月初一,是咱們店慶的日子,你有什麼想法,搞一些活動嗎?”
這種事情,又不是馬上就能想到好點子的。
畢竟我又不是什麼商業鬼才。
以前給他們提的建議,大部分都是在原來的單位積攢的經驗。
我就說道:
“姐夫,您給我一兩天時間,我好好考慮考慮。”
趙姐也說道:
“旭東啊,你幫姐好好琢磨琢磨,我和你姐夫也想一想。”
一整天,我都在想著這件事。
可是,這一天也沒想出什麼好主意。
當天晚上,我開著那輛六七成新的伏爾加回家的時候。
在路過一個叫址舫頭的地方時,經過一片平房區域。
一陣久違且熟悉的旋律,傳進了我的耳朵。
我馬上把車停在路邊,側耳細聽。
“梁賽金未曾說話雨淚紛紛啊,
口尊聲巡按大人貴耳聽真吶,
想當年我們家住什麼府?
然後搬傢什麼莊?
什麼莊村修宅院?
修的是什麼門樓什麼牆?
哪樓修的高高遮日月?
哪樓修的矮晃太陽?
哪樓蓋在蛇盤地?
哪樓蓋在臥龍崗上?
這一宗這一件你要答得對,
我能認子玉大哥轉回家鄉啊……”
原來是路旁一個小院兒裡的收音機傳出來的聲音。
這唱的是東北二人轉裡,很有名的一場傳統正戲。
叫做《梁賽金擀麵》。
我聽到的這一段,在這出戏裡就叫做《盤家鄉》。
而且這出戏,還不是兩個人唱的那種。
這出戏是需要三個人唱的。
嚴格來說,二人轉有三種表演形式。
一個人唱的,叫做單出頭。
兩個人唱的才叫二人轉。
三個人或者更多人唱的,叫做拉場戲。
我今天聽到的這出戏,還是二人轉名家董孝芳和孫曉麗兩位老師的傑作。
這董孝芳老師,那在東北二人轉界,可是泰斗級別的人物。
就連趙老師見到他,也要喊一聲老師的。
同時,董孝芳老師也是我認為唱《請神調》唱的最好聽的。
孫曉麗老師,就是第一季鄉村愛情裡,飾演小蒙孃的那位。
也是一位德藝雙馨的二人轉表演藝術家。
以前在老家的時候。
我們村有個老李頭。
他就特別喜歡唱二人轉。
他不煩我,我經常跑到他那裡去聽他唱二人轉。
就老李頭那破鑼嗓子,往地上一坐。
拿一根木棍敲打地面當做節拍。
都能把我唱的一會哭一會笑的。
我坐在車裡,聽得入迷。
能在千里之外的異鄉,聽到如此原汁原味的家鄉戲曲。
不知不覺我就忘了時間。
直到一場戲唱完,我才意識到時間已經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