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八姐拉著我說道:
“旭東,叫上你的師父和師兄,我們也去復旨吧。”
我知道,小八姐指的是讓我們去城隍廟,把今天的事情稟報給當地城隍。
一般來說,遇到這樣的大事,都要跟當地城隍報備的。
處理這種事,仙家和弟馬,只要是參與了,就各人都有各人的功德,跟城隍稟報了之後,城隍都會一一記錄在案。
然後城隍再報給值日功曹,最後呈到玉帝面前,這樣才算是一份完整的功德流程。
說起城隍廟,那麼到底什麼是城隍廟呢?它又是做什麼用途的呢?
古時,單就城隍廟來說,城,指的是城牆,隍,指的是護城河,加在一起就是城池。
凡有城池之地,就會有城隍。
城隍廟供奉的是城隍神,民間則更多稱其為城隍爺爺,是一座城市的保護神。
最早的城隍神是神話傳說中的自然神只。
後來被逐漸人格化,人們更希望為當地做出過傑出貢獻的英雄人物,能夠在死後成神,來保護自己的城市和子民。
後來各地城隍廟所供奉的城隍神也就不一樣了。
大明初年,朱元璋非常重視城隍廟,頒旨,令全國分等級修建城隍廟。
都城一級的是都城隍,再往下就是府城隍,州城隍,縣城隍。
1368年,也就是洪武元年,保定道改保定府,保定的城隍廟也隨之提升了一格,升為了府城隍。
明末以後,保定城隍廟所供奉的,乃是明朝末年保衛保定的張羅彥。
到了有1900年,直隸布政使廷雍,被侵略保定的外國聯軍殺害。
慈溪老佛爺敕封廷雍為保定城隍爺,並且把保定的城隍廟又提升了一格,升為了都城隍。
直到現在,保定的城隍廟一直就叫做威靈公都城隍廟。
在保定,也有一小部分人流傳說保定的城隍爺,是明朝忠錚之臣楊繼盛,其實不是的。
為什麼要把保定的城隍廟說得這麼詳細呢?
這就要說到我這次來城隍廟復旨的效率了。如果在下方縣城或者別的城市,頂香弟馬在跟當地城隍爺報備功完大功德之後,是要逐級上報給都城隍的。
然後再由都城隍上報天庭,這才合乎禮法規程。
我這裡直接就能報給都城隍,那效率自然是會快很多,仙家們也能夠早日得到應得的修行。
而且以後我去地府辦事,也都要經過城隍這裡的,一次都不能逾越。
小八姐跟我說完,我馬上叫上了師父和趙斌。
我們在各自身後仙家的幫助下,直接飛向保定的城隍廟。
見到了面容慈祥中透著威嚴的城隍老爺。
給城隍爺見了禮之後,竇豔彤,趙斌,還有我,我們依次跟城隍老爺報告了這次鬼堂坑人的起因,經過和最後的處理結果。
最後一一報上參戰仙家的名字,以及一些有突出表現的仙家的事蹟。
我還特別提及了一下我們家那位胡小翠老仙兒受傷的事兒。
城隍爺分別一一記錄。
我們報備的工作完成以後,城隍老爺說道:
“想不到大清亡了這麼多年,關外的仙家也能入關匡扶正義,好啊!好啊!!好啊!!!”
城隍老爺一臉說了三聲好,繼續說道:
“日後還請三位香童,多多幫助保定這一方土地上的良善之人,各位且請先回,本神自會將各位的功德儘早呈給日值功曹,以使各位的功德光照萬世!”
說罷,城隍老爺只輕輕一揮手,就在院中憑空生出一道白光。
那白光呈橢圓形,兩米多高,上方和左右都有寬寬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