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後。
譚檸憑藉自己的努力與才華,成功考入京大併成為了一名研究生,主攻英語專業。在京大的校園裡,她宛如一顆璀璨的明星,逐漸嶄露頭角。
譚檸剛到京市時,人生地不熟,唯一認識的校友便是林默默,可由於過往的種種,兩人見面也只是形同陌路。於是,譚檸將自己的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學習與自我提升之中,圖書館成了她最常出沒的地方。她整日沉浸在書籍的海洋裡,如飢似渴地汲取知識,以至於學校裡許多老師都聽聞過有這麼一個極為刻苦的學生,但卻鮮有人真正見過她。
在一次校交流會上,譚檸的出現驚豔了全場。當時,會場上有不少外國友人,交流環節中,譚檸身姿挺拔,神色自信而從容,她邁著優雅的步伐走到外國嘉賓面前,用一口極為流利、地道的英語與他們侃侃而談。她的發音標準清晰,語調婉轉自然,語速恰到好處,不僅能夠準確地表達自己的觀點,還能巧妙地應對各種突發的話題與疑問。周圍的同學們都圍了過來,他們眼睛睜得大大的,滿是驚訝與欽佩地看著譚檸,彷彿不敢相信眼前這個英語說得如此出色的人就是平日裡那個總是默默在圖書館埋頭苦讀的同學。而老師們也紛紛點頭稱讚,從那以後,譚檸便成為了京大當之無愧的校花,她的名字在校園裡被更多的人傳頌著。
譚檸在學術方面的成就更是令人矚目。在校期間,她竟發表了十篇論文,而且這些論文並非侷限於自己的英語專業領域,反而聚焦於經濟板塊。她的論文觀點獨到、分析深刻,常常能在一些複雜的經濟現象中提出新穎的見解與解決方案。經濟系的老師們聽聞後,都對這個外語系的奇才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甚至不惜跑到外語系想要將她“搶”過去。一位經濟系的資深教授親自找到譚檸,眼神裡滿是欣賞與期待,說道:“譚檸同學,你在經濟領域的天賦實在是不可多得,我們經濟系有更廣闊的平臺和資源,能讓你在這方面有更大的建樹,你考慮一下加入我們吧。”譚檸微微欠身,臉上帶著禮貌的微笑,卻語氣堅定地回答:“教授,非常感謝您的賞識,但我目前還是想專注於英語專業的深入研究,我在這邊也有自己的規劃與追求。”教授聽後,雖面露遺憾,但也不禁對她的堅持與主見暗暗佩服。
在這五年間,譚檸與君寒一直保持著書信往來。那些信件成了譚檸生活中一抹溫暖的期待,她常常在課餘時間,坐在校園的長椅上,小心翼翼地拆開君寒的來信,看著信上的一字一句,時而嘴角上揚,露出甜蜜的笑容,時而眉頭微皺,彷彿在為君寒信中的煩惱而擔憂。透過書信,他們分享著彼此的生活、學習與成長,譚檸也在這個過程中逐漸確定了自己對君寒的感情,她已經做好了準備,想要在未來與君寒攜手相伴。
然而,命運卻在此刻發生了轉折。大三那年,君寒的信件突然中斷了,就像一條原本奔騰不息的河流突然乾涸了一般。起初,譚檸以為只是信件在郵寄過程中出現了延誤,她每天滿懷期待地去檢視信箱,可隨著時間一天天過去,信箱裡依舊空空如也。譚檸開始變得焦慮不安,她的眼神裡時常流露出擔憂與疑惑。她常常在夜裡輾轉反側,腦海裡不斷地思索著君寒為什麼突然斷了聯絡。是不是他出了什麼事?還是他已經忘記了自己?各種念頭在她的腦海裡交織纏繞。
終於,在無數次的失望之後,譚檸忍不住流下了眼淚。她獨自坐在宿舍的窗前,望著窗外的夜色,淚水順著臉頰滑落,她的肩膀微微顫抖著,輕聲抽泣道:“君寒,你為什麼就這樣消失了?我們不是說好要一直保持聯絡的嗎?”但譚檸並沒有讓自己沉浸在悲傷中太久,她很快擦乾眼淚,眼神中重新燃起了鬥志,她咬著牙對自己說:“人都已經走了,我不能就這樣被打倒,我要好好提升自己,讓自己變得更強大。”
大四那年,譚檸迎來了一個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