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營。
行至門口,被人攔了下來。
朱由哲定睛一看,是熟人,韓六。
韓六愣了一下,忙抱拳行禮,“陛下,您怎麼來了?”
朱由哲在馬上,笑著看向他道:“韓六,你怎麼在這裡守起大門了?”
韓六不好意思的摸了摸後腦勺,“稟陛下,打輸了,就被罰來這裡了。陛下,您要進營嗎?我派人去通知王都督。”
朱由哲點了點頭。
韓六向旁邊士卒下達了命令,後者向裡面跑去。韓六走上前,“陛下,臣來給您帶路。”
方正化上前一步擋在韓六面前,眼神冰冷,讓韓六不由得止住了腳步。
直到聽到朱由哲說“方正化,沒事的”,方正化這才讓開,但眼神卻死死盯著韓六。
韓六才不管他身份,也狠狠的瞪了方正化一眼作為回敬,昂首挺胸上前,牽了馬韁,“陛下,我們走!”
朱由哲沒有拒絕,和韓六一路說著話。
三大營都進行了擴編。
三千營擴充到了六千人,神機營擴充到了八千人,而五軍營擴充的最多,到了六萬人。
基本上每個營都擴編了近一倍。
此外,還有兩萬廠衛,萬餘最初被淘汰,第二次選拔仍舊沒有合格透過的萬餘兵卒。
李邦華兼任京營提督,但因為他既是兵部尚書,又是內閣首輔,根本沒時間顧及京營。
因而,京營中真正做主的是五軍營提督王家彥。除他之外,還有來京營不到一月的楊廷麟。
朱由哲給了楊廷麟一個京營總贊畫的職位。
以前朝內沒有這個官職,也沒有定品階。
但楊廷麟是崇禎四年的進士,當過太子朱慈烺的講師,在很早以前便有“三翰林”之稱。
除楊廷麟外,另外兩個翰林是倪元璐和黃道周。
那兩個。
一個是現任的禮部尚書,翰林院大學士。
另一個也名譽天下,在不久前也被崇禎皇帝重新啟用在南京為閣臣。
和那兩個相比,楊廷麟的命運則曲折的多。
崇禎十一年冬,清軍再次入關,已是兵部主事的楊廷麟上書彈劾楊嗣昌、高起潛、方一藻等人,建議由督師盧象升集諸路援軍,和清軍決戰於京畿。
楊嗣昌深恨楊廷麟,於是向崇禎皇帝言說楊廷麟知兵事,舉薦他到盧象升軍中贊畫軍務,妄圖讓他去送死。
盧象升當時以兵部尚書,七省總督之官職,統御天下人馬,但手底下卻只有數千人,且缺糧少衣。
雖明知知道事不可為,但盧象升依舊決意與清軍相戰。他不願楊廷麟和自己一起赴死,於是藉口軍中缺糧讓楊廷麟去真定募糧。
之後,盧象升率幾千人馬與清軍兩萬精銳相戰於賈莊,最終戰死。
楊廷麟回來之後,收斂盧象升屍首,繼續上書彈劾楊嗣昌,指責正是因為楊嗣昌和高起潛不出援兵才致盧象升戰死。
而楊嗣昌則反過來指責楊廷麟欺君罔上。
最後,崇禎皇帝選擇了支援楊嗣昌,將楊廷麟貶秩調外。後來,更因為黃道周而受到牽連,最終徹底罷官。
實際上,也不怪崇禎皇帝支援楊嗣昌。
畢竟,當時大明就兩個支柱,一個盧象升,一個楊嗣昌。他們一個主戰,一個主和。
已經戰死了一個,另一個總不能再直接罷黜吧!
楊廷麟雖然有才,但比著楊嗣昌在崇禎皇帝心中的地位,還是差上很多的。
後來,清軍攻破南京,天下大亂。
楊廷麟在江西組織義軍抗清,和萬元吉合作,使江西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成為反清的主戰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