押俘虜,同時將戰死將士的遺體焚燒、埋葬。
當張家玉詢問要如何處置那些殉國勳貴的遺體時,朱由哲回道:“和普通將士一般同樣處置,焚燒後收集骨灰,帶回京,安葬於忠烈祠。”
高傑所獲的四千馬匹,其留下兩千匹,剩下的分給了馬科、楊衍,以及張家玉三人。
馬科得一千匹,楊衍和張家玉皆得五百匹。
為了補償高傑,最後朱由哲拿出了兩萬兩白銀給他。同時,他斬得的頭顱也按照規定的標準賞賜。
而金聲桓所得的一千匹馬,全部給了他,畢竟將來還得指望他守通州呢!
勳貴臨來之時帶了大量金銀,此刻他們或戰死,或逃跑,這些金銀變成了無主之物,正好拿來賞賜有功將士。
用了膳,朱由哲啟程回京。馬科、王屏藩及其手下騎兵隨行,而高傑攜高文彩率部前去拱北城。
在那邊,闖軍已經發起了數次強攻。而目前沒有再守的必要,高傑會掩護他們撤回京師。
天明時分,朱由哲到了朝陽門外。
門外擠滿了逃難而來的百姓,有數千人之多。看到大兵來到,他們紛紛躲避,因為他們看到每個騎兵馬背上都至少掛著兩到三顆頭顱。
城門大開,裡面同樣滿是百姓,他們是想逃出城去的。看到城門開啟,他們一擁而上,擠倒了攔截他們的兵卒。
但迎頭看到數千騎兵,頓時愣住了。
孟大春上前大喝,“皇上駕到,閒雜人等還不趕快避讓。”
這些百姓紛紛跪倒在街道兩邊,大呼萬歲,同時心中奇怪,不是說天子逃跑了嗎?怎麼會在這裡?
朱由哲騎馬緩步上前,眼光掃過他們。
身後士卒紛紛扔下人頭,瞬間便堆成了小山,嚇的那些百姓發出陣陣驚呼。
朱由哲朗聲道:“韃子已經入關,這些就是證據。之前開啟城門,讓你們自由離開。當時,你們為何不走?”
朱由哲看著他們,“朕猜猜,你們之前之所以不走,是覺得京師能夠守住。此刻又想走,是覺得京師守不住了。但此刻你們出城,你們跑的再快,能跑過韃子的馬嗎?”
朱由哲指了指身後的城牆,“你們留在京師,這城牆和這城牆上的將士都可以保護你們。但若你們出京,是生是死,只能靠命。但是否要走,最後的決定權在你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