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率泰沒有回答,而是愣愣的看向前方。
博洛滿臉疑惑的隨著他的目光看去,頓時也愣住了。
前方五里,一支明軍列隊而立。人數眾多,應該有五千左右,多數為步卒,只在兩翼有數百騎兵。
正當博洛感覺渾身冰冷,如墜冰窟的時候,斥候回來彙報,說在南側發現大量騎兵,人數不少於三千。
而後面的追兵也在不斷增加,目前已不下五千之數。
激戰了一日夜,又奔跑了半天,所有清軍士卒早已是強弩之末,哪裡還能與數倍於己的明軍交戰?
所有人都變了臉色,看向博洛,等待他做出決定。
李率泰貼上去,“主子,趁明軍還未合圍,讓將士們衝過去。如果奴才記得不錯,前方十里處就是那個淺灘。”
博洛看了一眼前方嚴陣以待的明軍,說道:“這怎麼衝過去?”
李率道:“可以讓吳把什用蒙古輕騎以騎射騷擾明軍左翼,將前方的明軍騎兵都吸引過去。然後我等趁勢從右翼逃走,明軍騎兵被吳把什纏住,是來不及追擊的。只要我們到達那個前灘,就有可能渡河逃生。”
博洛微微皺眉,“那吳把什他們呢!”
李率泰壓低聲音道:“主子,此刻只能斷尾求生。”
博洛臉色難看,李率泰的意思是要放棄吳把什及他手下的大部分騎兵。作為八旗將領,放棄部下,獨自逃生,這樣的恥辱是歷來驕傲的博洛無論如何也難以接受的。他緊抿嘴唇,長久不語。
李率泰急道:“主子,名將當知進退。大隊明軍轉瞬即到,得趕快做決定。”
博洛茫然四顧,最後招來吳把什,“臺吉,此刻只有奮力一搏,才能活命。你手下騎兵損失最少,就請你率部從左翼進攻,為大軍開啟向東的道路。前方十里有處前灘,我們可以從那裡過河。”
吳把什點了點頭,轉身就要離開。
博洛又叫住他,頓了一下道:“臺吉,若形勢不利,就分散突圍,能逃出去多少算多少。”
吳把什疑惑的看了博洛一眼,不知道為何他會在戰前突然說上這麼一句不吉利的話,就像提前預料到什麼似的。但吳把什沒有多想,只輕輕的點了點頭,“貝勒放心,一切交給我。”
號角聲響起。
蒙古騎兵簡單排成佇列。
吳把什手舉鋼刀,大聲喊道:“我大蒙古的勇士們,抓緊你們的刀,拉緊你們的弓,讓這些怯弱的明人看看什麼樣的人才是真正的勇士,什麼樣的人才是真正的成吉思汗的子孫。”
“殺啊!”
鋼刀前指,吳把什率先前衝,兩千蒙古騎兵緊隨其後。
他們抽出腰間長弓,拉弦上箭。當兩軍相隔到射程以內時,弓弦鬆開,箭落如雨,砸在盾牌上,發出噼裡啪啦的聲響。
最前方的蒙古騎兵射出一輪,便連忙扭轉馬頭,向一邊賓士而去,脫離到射程之外。
這時,第二排蒙古騎兵恰好到達射程之內,繼續射箭。
明軍也開始反擊,弓箭手不斷拉弦引射,射向蒙古騎兵。有人中箭落馬,瞬間被後續騎兵踏成一團肉泥。
但蒙古騎兵輪流賓士向前,真正處於射程之內的騎兵並不多,所以損失並不重。
反而是明軍,雖有盾牌防護,而且步弓的射程遠超馬弓。但因為陣型密集,損失反而較大。
清軍逐漸用弓箭在明軍嚴密的陣型中撕開了一角,騎兵前衝,長刀揮舞,砍向薄弱處的明軍。
明軍慌忙不已,大呼小叫,陣型向後壓縮。
看著被動挨打的自軍,張家玉有些慌張。這是他第一次獨立領兵,極其欠缺經驗。面對眼前的局面,他想了片刻,最終下令,“騎兵上前,纏住清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