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籟之悟,就像好比自己創造了一個世界,而自己很強,於是在無數個平行的位面找到了無數個自己,共同管理這個世界。這個世界最初沒有別人,都是你自己,這就是齊物,自己都是一樣。
後來這個‘自己’有了分工,出現了不同的自己。
有些自己,是一個浪跡天涯的遊人,恣意逍遙;有些自己是平凡的商販,為一日三餐奔波;有些自己治理一方,成為百姓愛戴的領袖;有些自己則落草為寇,危害一方。
慢慢就會發現,分明都是自己,一樣都是自己,有的為惡?有的為善?他們不都是自己嗎?
後來,就會明白:
其一,在各自的平行位面做著不同的事,是天性的性格造成。
其二,是不同的自己,經歷了不同的世界,環境的原因所致。
其三,運氣的不同,造就了所得資源的不同,成就分配不均。
世界本身就是這樣的,自己本身是相同的,也是不同的,相同和不同都沒有錯,但如果非要他們相同,那就是錯的。
天籟,形容的是一種境界,一種包容萬物,看待萬物皆是一物的境界。所以,齊物,是讓人達到齊物的狀態,而不是一個法。
過去有一個莊周夢蝶的故事,莊周可變蝴蝶,蝴蝶可變莊周,以此互相理解、包容。雖然形體上成為不了蝴蝶,然而精神上卻可以和蝴蝶相同。
於是,天地與我共生,萬物與我為一。
歸根結底,在人看來,虛幻與真假之間的博弈,都是變化出來的,不管是莊周還是蝴蝶,是夢境還是現實,其之間的爭論也沒有結果。
如此,為人生如夢,夢如人生。
以吾喪我之境界,忘掉物質的自己,在精神上達到逍遙,這是楊巔感悟的道。
現在,疑惑的問題全部迎刃而解了。
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和,前後相隨。
乾坤倒轉,萬物不齊,生死逆轉,就像是一種存在又不存在,是在一同唯獨以不同的方式與現在相互聯絡。
如大夢一場歸來的楊巔,已經可以獨自回答那個‘何為生何為死’的質問。
死路,是死神的考核,生路,也是死神的考核。
從捨棄,再到拾起,生與死之間也不過是一線之隔。
一場風,從山谷中捲起,不斷環繞盤桓在楊巔所在的巨樹上,使其搖曳擺動似有生命一樣跳動著。
楊巔舉起手,中指食指合併,一個響指,萬物有感,大道希音,大象無形,又有聲有象形。
響指過後,楊巔身上發生巨大的變化,虛幻的身體出現一條條脈絡,從無形之中飄飛而來點點光點,那是原本被打散在天地之間屬於他‘自己’的一部分。
脈絡之後,是心臟,茁壯有力的跳動,肉眼可見。
此時此刻天地間似乎傳來轟鳴般的聲響,所有人都聽到,並看到一束光從天而降,讓所有人震撼莫名。
“阿彌陀佛!欸!巔施主好悟性,已經走在我的前面了。”妙言低聲呢喃,轉而佛光普照,也有了自己的感悟。
“什麼情況?”
遠處,山脈和樹上響起一陣陣議論紛紛的聲音。
“像是什麼人得道了!”
“不對,是有人透過了死神考核!”
“是什麼人?竟然可以從死神面前奪生機?”
“好像是一個剛來的少年!”
譁然聲,此起彼伏。
在另外一處椏杈上,晃腳腳百無聊賴的小迷妹,肅然坐直,看向感應中的那個方向,面露喜色。
“這小子,果然有點東西!”
“哼!那是自然,我看上的怎麼會會差?你們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