押運艦隊被伏擊了,艦隊失聯,蟲洞裝置不知所蹤。陸平在得到訊息後有些不願意相信。
李衛此人陸平還是有些瞭解的,印象中這是一個膽大心細,戰術靈活,同時具備一定戰略眼光的將領。
即便被伏擊也不應該弄個生死不知的下場。
目前只知道攔截的是三叉戟飛船,可以確認是守護者出手的。就是不知道守護者這次出手是巧合,還是特意為之。
無論是哪種情況,都避不開一個現實,守護者已經知道銀河系中出現了一個強大的三級文明聯盟。相信用不了多長時間,第三旋臂聯盟就得面對守護者的圍剿。
聯盟終究還是暴露了,最關鍵的蟲洞粒子對撞實驗還沒做,聯盟還沒有直面守護者的實力。現在該怎麼辦?
陸平與張友亮以及科學院進行了溝通,現在有三種意見。
一個是立馬利用手中僅存的蟲洞裝置,進行粒子對撞實驗;
另一種觀點認為,應該立馬開啟蟲洞進行轉移;
第三種觀點認為應該調動所有戰艦,向銀河系的代理人大本營展開突襲,儘量多的奪取蟲洞裝置。
這三種意見都要面臨一個現實問題。
守護者現在對銀河系肯定是重點監控,一旦蟲洞開啟或者突襲代理人大本營,估計第一時間就會被鎖定座標。
那時不管是逃跑還是做實驗,都不一定有充足的時間。形象地說,聯盟一旦有所動作就是斬立決,靜默不動就是秋後問斬。不過是早死晚死的問題,並沒有本質區別。
具體如何抉擇,聯盟一時間也很難統一意見。
陸平的艦隊目前還在星橋趕路,離回到蓋亞星系還得三十多年時間。
算一算李衛最後通訊的座標點,與他離得倒是不太遠,直線距離只有70萬光年。如果現在更改航向,直接去李衛遇襲的地點,再折返蓋亞星系,前後大約需要100年時間。
燃料充足的話,剛好可以不用攜帶補給就能完成。可一旦在荒蕪宇宙帶遭意外,他的艦隊就得永遠拋錨在荒蕪宇宙。
除非他拋棄艦隊,只用地球號攜帶一艘補給船,隻身前往。這樣即便發生意外,憑藉地球號的防禦也能全身而退。
陸平思量一番,還是決定去往現場探查一番。畢竟這個蟲洞裝置關係著聯盟的未來。
很快地球號和一艘補給艦脫離了星橋,一頭扎入了荒蕪宇宙,向著李衛最後通訊的座標點趕去。
……
“艦長,通訊裝置損壞,現在真的沒辦法和外界聯絡了。”
某處荒蕪宇宙地帶,一艘子體飛船正在孤零零的飛行。飛船的控制室內,通訊員一臉焦急的向著李衛彙報情況。
“能源儲備還有多少?”
“能源還剩下10%,以子體飛船的速度,還能飛行十年,也就是3000光年的距離。”後勤的負責人有些頹廢的說道。
這艘子體飛船幸運的擺脫了三叉戟的追擊,龐大的艦隊早已經潰散。現在又沒辦法和外界聯絡,最近的三角座河系還有35萬光年的距離。
單憑子體飛船的速度,想要獨自飛出荒蕪宇宙帶,需要耗費1166年的時間,途中還得補充12次燃料。最關鍵的是飛船的壽命還達不到1000年。
這艘子體飛船猶如一隻迷途的羔羊,行走在沒有終點的荒漠之中,隨時可能倒地身亡。
“關閉曲率引擎,調轉航向,以常規動力加速到絕對亞光速,向著這個座標以慣性飛行。”李衛很快就有了決斷。
“艦長,原來你早有準備。”後勤部長看著那個座標點,一下子就來了精神。
“只是以防萬一的,能不能平安到達還得看運氣。”
李衛所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