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個模組單元耗費了陸平不少心思,終於全部完工。陸平帶著這10個模組來到五維空間開始組裝。
在四維空間無法實現的事情,在五維空間簡單的就像搭積木一樣。陸平只要按照模型,在五個座標軸分別釋放不同的模組進行對接,10個模組很順利就組合完成。
模組單元組合完成之後,陸平也無法一窺它的全貌了。不過陸平可以透過強大的計算能力,實現對它的控制。
下來就要驗證一下,這臺樣機的實際效能了。
想要啟動這個機器,還得靠之前的維度引擎,給它提前施加一個初始能量。相當於一個點火器。
這個初始能量帶動裝置執行以後,該裝置就能進入自勵模式。
維度引擎順利啟動點火成功,樣機周邊形成了一條頗為複雜的能量通道。這條能量通道仔細看的話,由十個四維立方體組成。
在陸平的視覺化圖傳畫面觀察,周圍的空間彷彿開閘的洪水一般,向著四維通道急速匯聚。實際中這些流動的空間,正在沿著第五座標軸不斷的被虹吸效應壓縮。
如果被虹吸的五維空間是有限的,那麼最終在空間勢能完全喪失之後,將徹底轉化成一片四維空間。
對一臺發動機來說,五維宇宙幾乎就是無限的。這就像河流裡面的小水車,五維空間這條大河的勢能永遠不會耗盡。在樣機停止工作之後,被壓縮的空間就會被五維空間的張力重新癒合。
不過在這一過程中,被虹吸過的空間還是會損失一部分能量。
這部分損失的能量,自然是被樣機吸收了。這部分能量在實際轉化中,和理論計算值會產生一定的差異。
差異的大小,決定了該樣機的能量轉化效率。在陸平的監測中,這個轉化效率現在只達到了1%。
1%聽起來非常的不起眼,實則已經是十分恐怖了。別忘了它的能量基數都是以光速的三次方為基礎的。
也就是說這種降維實際轉化的能量,是暗物質能量的6次方倍,是空間總能量的百分之一。
何況,這個引擎現在只是一臺樣機,它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就目前的效率來說,已經足夠在五維空間進行曲率飛行了。
五維空間曲率飛行的原理,和三維空間一樣。都是透過強大的引力來扭曲空間,形成曲率空間泡。目標飛行器只需要常規飛行,曲率泡就會自動延伸,帶動飛行器實現超光速飛行。
無論在幾維空間,光速都是恆定的。這種超光速飛行只是形象的說法,更準確的描述還是曲率飛行比較貼切。
降維能量轉化已經成功實現,下一步就要對樣機進行升級,讓它可以將吸收的能量轉化為強大的引力。進而彎曲空間形成曲率泡,真正實現五維空間的曲率飛行。
陸平停止了降維實驗,將樣機重新分解,再次回到四維宇宙,開始完善引力轉化部分。
引力這一基本物理概念,同樣適用於多維宇宙。在高維宇宙中,它的固有屬性也不會發生變化,只是傳遞的路徑更加複雜而已。而且在理論物理學中運用數學方法,五維空間是最早實現理論物理大統一的維度。
如果五維空間存在五維智慧種族,他們想要實現四大基本力的統一,就不用花費多少精力去進行研究和論證。只要發現了這四大基本力,天然就能夠進行統一。
引力裝置這一塊陸平也是輕車熟路,只需要按照引力在五維空間的傳播性質進行相應更改就能定型。
新的曲率引擎很快改裝完成,陸平迫不及待地來到第五座標軸進行試飛。這臺引擎被它加裝在千幻飛船上,如果能試飛成功,千幻飛船整體佈局也可以採用類似結構,升級為真正的五維飛船。
曲率引擎點火成功,五維空間被虹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