險。”
舒星微微一笑,什麼也沒說。想要弄到三塊真正的摸金符?哪有那麼簡單!
據傳明朝時,劉伯溫受朱元璋之託修建皇陵,推薦“棺山太保”傳人封王禮,朱元璋非常滿意,賜給封王禮純金腰牌,封他為“棺山太保”,負責皇家陵墓的修築。
觀山太保為了壓制搬山、卸嶺、發丘、摸金四派,建議萬曆皇帝毀掉摸金符和發丘印,切斷髮丘和摸金的傳承,還暗中剷除了卸嶺的盜匪,以確保大明皇陵的安全。
從此,發丘天印從世間消失,摸金符也只剩下三塊,最終在清朝末年落入張三鏈子手中。
張三鏈子聰明絕頂,《十六字陰陽風水秘術》便是他根據摸金校尉的精華知識編寫的。因為書中洩露了天機,擔心減壽,所以他銷燬了書中的陰陽術部分。
後來,張三鏈子將三塊摸金符分別傳給了三個徒弟。經過一系列變故,其中兩塊如今在雪莉·楊手中,另一塊則在這龍嶺迷窟裡!
大金牙吹牛從不含糊,但舒星沒有揭穿他。在古董行業裡,真假難辨,誰騙誰都難以定論,況且大金牙是送的不是賣的。
再說,這件事也沒什麼大不了的。
,!
大家說說笑笑,這件事也就過去了。
當舒星一行人抵達龍嶺時,天已經徹底黑了下來。龍嶺如果是宏觀來看,是秦嶺的一部分;但仔細觀察的話,其實是一片零散的土丘群。
土丘連綿起伏,高低不平,中間的溝壑被雨水和大風吹得千溝萬壑,有的地方表面看著是土層,但踩上去就會坍塌,下面空空如也。
兩個看似接近的土丘,要從這頭走到那頭,可能需要繞上很久的路。
這個不起眼的地方,甚至連個統一的名字都沒有,附近縣城的人們稱之為龍嶺,而當地的村民們則稱其為盤蛇坡。
盤蛇坡聽起來不如龍嶺那麼響亮,但用它來形容這一帶的地形地貌,要比“龍嶺”更為貼切。
龍嶺山腳下有一個小村莊,大概有二十多戶人家。夜色已深,山路難行,決定先在村裡暫住一晚,等明天早上再說。
龍嶺之所以被稱為迷窟,是因為路徑錯綜複雜,極易迷失方向,而且特殊的地質條件導致山下佈滿溶洞,相互交錯,宛如天然的巨型迷宮。
還有傳說稱,那裡藏著一座西周時期的大型古墓,而且墓中陰森恐怖,據說鬼魅橫行,令人毛骨悚然。
白天能見到山坡上有鬼魂築牆,十分奇詭。
如果不小心腳下一滑,落入那些洞穴,或許幸運的話能得到救援;可一旦運氣不佳,便會深陷地下,難逃一死。
第二天清晨,舒星領著三人穿過兩座山脊,踏上了前往魚骨廟的征途。聽上去這兩座山脊不過直線距離,但在大金牙看來,走得頗為艱難。放眼望去,到處是溝壑縱橫,大地裂開,土丘、土梁和土溝星羅棋佈,如碎片般散落。
這裡雖非黃土高原,但受黃河氾濫影響,表面覆蓋著堅硬的黃土,如同大自然的雕刻,將山脈雕刻成一個個溝壑和風化洞。溝壑深深,令人心生畏懼。龍嶺自然環境惡劣,少有人至,風吹過山溝,好似鬼哭狼嚎。山坡上洞穴密佈,深不見底,遠遠望去,彷彿滿是黑斑點。
經過大約三小時的跋涉,舒星等人終於在一條山溝中找到了魚骨廟。這座廟已有數十年沒有香火,殘破不堪,幾乎隨時都可能在一陣狂風中轟然倒塌。魚骨廟僅有一間殿堂,無分前後左右,廟門早已不見蹤影,只剩下鐵頭龍王的巨大魚口充當入口。
舒星依據《十六字陰陽風水秘術》,簡單測算了一下。民間有句老話:山谷藏隱勿穿心,穿心風水多不祥。此處溝壑眾多,像游龍蜿蜒;四周山嶺貧瘠,毫無遮擋,環境極不穩定。加之位於深山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