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元吉回答道。
李彥鬆了一口氣,一顆懸著的心落了下來。
看來劉文靜只是滿嘴跑火車而已,真要辦事還是靠得住的。
“把周衍的家抄了。”李彥回頭對楊寧說道。
楊寧愣了一下,連忙道:“是!”
“等等,這個周衍的罪名得走一遍朝廷的規章流程,該有的文牒都得有,該有的印章都得有,兵部和吏部的章,朕都要看到,督察院的自然也不能少。”
“是!”楊寧應了一聲,他知道皇帝這麼做是為了防止大臣專權。
楊寧也不敢亂來,他雖然剛做了都御史,但根基不穩,事事都非常小心。
安排了這一切,李彥心中又有些發緊了。
雖然弄了一筆錢出來了,但對於東線來說,也才只是一半,更別說中線和西線都還需要軍費。
似乎看出了李彥的想法,楊寧問道:“陛下,臣這裡還有曹謙德貪汙的證據。”
“曹尚書也貪汙了嗎?”李彥故作吃驚道。
“他不僅貪汙,還給魏銘送了不少錢。”
“朕知道了,稍後把證據交上來。”
“是!”
“剩下的一百五十萬兩,送到宋州,按照朕新定的軍餉發放!”
“是!”
中線放棄睢陽,退守劍門關,將多餘的兵力調集到西線秦州,一百五十萬兩是能夠解決的。
中線麻煩的是退守的人。
宋州總人口大約在一百八十萬左右,放棄睢陽,其他府必然也聞風而逃,大量難民南遷。
另外,難民渡江後的安置也是問題。
京畿良田早就被分配完,資產配比固定,那些難民過來後,區域性肯定會有混亂。
不過這些比起東線和西線,就算得上什麼了。
京畿與宋州之間,官方船隻、民間船隻都非常充足。
只要劉文靜在劍門關老老實實待著,魏軍就不敢過來。
陸康已經表態,眼下急需要解決的還是西線的問題。
西線有兩個問題:一是聯合晉國的問題,二是秦州招募兵馬的問題。
西線有韓世忠坐鎮,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韓世忠缺軍糧和軍費。
最後還是落到了產業佈局的商業結盟和錢上面來了。
朕缺一個得力的戶部尚書啊!
“回頭儘快把曹謙德貪汙受賄的證據交上來。”
“是。”
說完,李彥轉身回到紋繡院。
回去的時候,陳凌已經安排人把紡紗機做好了,並且測試了好幾次。
陳凌表現得非常興奮,他對李彥說道:“陛下,這一共有八個錠,同樣的時間,產出的紗,是過去紡紗機的八倍。”
“絲綢呢,能紡織嗎?”
“按理說可以,但要調整一下錠,因為絲綢更加光滑,這裡的加捻附件也需要做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