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淑芬的糖炒栗子生意意外的不錯。
她最終選擇了去距離旺城一個多小時路程外的西灣賣,負責賣糖炒栗子的,還是她孃家的大哥大嫂。
栗子是從蘇清虞這裡買回去的,蘇清虞沒有給他們多少優惠,依舊是按照八毛的價格。
交接的事情都交給了顧母。
為了方便稱重,還買了一個專門的秤回來。
每天陳淑芬都會過來帶走一百斤的栗子。
她的大哥大嫂把錢給她以後,她才從蘇清虞這裡買了栗子給他們送去,一手交錢一手交貨。
蘇清虞從顧母那聽說了以後,都不得不佩服她家大嫂的玲瓏心思了。
這樣既不會讓她大哥大嫂佔了自家的便宜,又能夠帶大哥大嫂一把。
哪怕陳淑芬的大哥大嫂不樂意,也沒有辦法。
他們沒有渠道能夠買到便宜品質還好的栗子,只能夠跟陳淑芬買。
外面市場的栗子,最便宜都要一塊錢。
南方其實很少人種植栗子,市場上的栗子,都是從外地運輸過來的。
這年頭運輸成本高,導致物價也相對要高上不少。
家裡的栗子足夠多,沒事的時候蘇清虞就會做一些給家裡的小孩子解解饞。
十二月過的快,很快就到了冬至了。
這一天似乎比往日都要冷許多。
蘇清虞搓了搓手,跟顧禎鳴,顧母,以及杜鎮國和杜承彥一起圍著桌子吃湯圓。
“媽,咱們這裡快過年了,就沒人去賣點年貨嗎?”蘇清虞吃著熱氣騰騰的黑芝麻湯圓,一邊問顧母。
“村裡的話,除夕前幾天,會有人到村裡來賣對聯的。村裡還有個老先生,他的毛筆字寫的好,每年都會給人寫對聯賺點小錢,咱們家往年都是找他寫的,一副對子只要兩毛錢,便宜的很。福字那些一張就兩分錢的,自己帶著紙過去就成。”顧母笑了笑,知道蘇清虞之前剛剛嫁過來的時候就沒關注過這些,所以就認真的給她解釋了一下。
“那麼便宜?”蘇清虞有些驚。
她倒是記得之前老房子門口貼著的對聯,那字寫得非常好,她原先以為是在鎮上買的,沒想到居然是村裡人寫的。
她的毛筆字算是能看,但是寫對聯那是不可能的。
倒是杜鎮國的毛筆字寫的很好看,只是年紀大了,蘇清虞也不可能找他去寫。
“村裡那位老先生,年紀大嗎?”蘇清虞忍不住問了句。
“五十多快六十歲了吧。家裡就他一個人,聽說是當初打仗的時候,家裡老婆孩子都被害死了,就剩下他一個人,這些年也沒再找。”顧母想了想,有些唏噓的開口。
“那回頭我們去找他。”蘇清虞心裡有些打算,需要先去確定一下對方的態度。
村裡的人可不少,少說也有一兩千人,加上小南莊其實不是一個獨立的小村莊,而是由好幾個村莊組成的一個類似公社的地方,一共有八個村子,每個村子都有百來戶人,人數並不少。
過年了對聯可是家家戶戶都需要的。
而且每次到了過年,哪怕是家裡再難,也總要讓家裡的孩子穿上新衣,討好吉利。
這一年小南莊村民的生活大大的改善了。
託了蘇清虞的福,村裡的土地承包出去了不少,每家每戶都能夠分到好幾百的錢。
這筆錢,夠大家過一個肥年了。
看他們都能捨得花錢買栗子回家吃,就不難看出來,大家的日子確實是好了。
若是過去的話,可捨不得花錢買這些東西來吃,有那錢攢攢去買肉多香?
“他脾氣可不太好,你要去的話,帶上禎鳴去,他跟禎鳴熟悉一些,也能聽他幾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