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爺爺的雙眸卻逐漸空曠了起來。
“我說的不是興趣,而是工作啊……東昇,爺爺其實想和你說的是,人這一生,其實找到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很難,但找到了,就都好了。”
這一天,爺爺罕見地講起了自己的過去,那是王東昇幾乎沒有聽說過的故事。
據父親說,爺爺對自己的一生,其實並不滿意,所以很少提起,哪怕是作為兒子,王巖也知之甚少。
而今天,關於王珏人生的一個片段,就這麼展現在了王東昇的眼前。
那是七十多年前,王珏的家,還在老鐵山的一個小山溝裡。那時候的老鐵山很大,也很窮,一條進山路從縣城直接通向黃渤海分界線,路上的每一條山溝溝,就是一個村子,幾十戶人家守望相助,靠山吃山而活。
年少時的王珏,家裡幾乎稱得上破敗,他有四個姐姐和一個妹妹,而父母就只有他一個兒子。男丁不興旺,爹媽就把王家的希望,全部寄託在了他的身上,天然地,他肩膀上的擔子,很重。
父母兩人,要養活六張嘴,並不是什麼簡單的事情。需要交學費的高中,對王家來說,自然是讀不起的,於是為了繼續上學,也為了自己喜歡讀書的這個愛好,在中考之後,王珏選擇了免除學雜費、還給吃飯補貼、畢業了還分配工作的中專,從此過上了每週往返四十里山路、揹著換洗衣服和棉被來回奔波的上學生活。
那山路,一走就是三年,練就了他堅韌的品格,與堅強的心。
畢業考試,王珏成績優異,是班級裡能夠最先選擇工作單位的幾個人之一,再加上讀書時整日泡在學校裡不大的圖書館中,如飢似渴地閱讀了三年,那時候的他終於以為,自己即將有一份前半生一直熱愛的文字工作,可老天爺卻並沒能如了他的願。
化工廠缺人,缺優秀工人,領導班子親自來找王珏談話,心底那份責任感作祟,他很快就成為了化工廠的一名普通工人。
那是一個舉國上下都在奮力向前賓士的年代,所有人一起,努足了勁兒、一條心、奮力向前趕,作為一個基層工人的王珏,又怎麼可能有時間沉浸在書卷的海洋中?
說到這裡,本來站在書櫃前的爺爺,不由得重重地在床邊坐了下來,嘆了一口氣:
“那是你爺爺我,和書本的第一次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