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叫去了魂魄的“巫家堡”之六名小卒,被姜子牙與其一起的四人看過後,四人與子牙做出商量:“姜公子,我們應當把六具屍體,運到‘巫家堡’去告訴巫堡主。看她如何處置閻善陰?”聽了此言,子牙方與“巫家堡”之四名小卒,用馬車拉著六具屍體來到了“巫家堡”。並把購買棉花之時的情況,前前後後的告訴了巫堡主。
巫堡主聽完,先安葬了六具屍體。再與子牙和之前的四名小卒,與閻善陰之侄子閻竟海,來到了冀州的那塊棉花之地,尋找閻善陰。
等到巫堡主尋找了幾天,沒有尋找到閻善陰時,才四處打聽其行蹤。而從一些路人口中得知閻善陰的去向,往冀州北部去了。於是,巫堡主往冀州的北部一邊打聽,一邊尋找著閻善陰。
在巫堡主去尋找閻善陰的時候,購棉花之地方,只留下子牙和四名小卒,坐鎮等待。而在等候的同時,子牙叫得張一、李二二人等待在原地,自己卻領著王三、馬四二人,去得之前的那位老嫗的住所——山那邊臨時搭建的帳篷內。
子牙到得之前晚間為老嫗搭起的帳蓬內,就見到老嫗獨自坐在床頭髮呆。看後,子牙與二位同來之小卒,與之見禮。而後,又說出了來意。
原來,子牙與“巫家堡”兩名小卒,是來幫助老嫗搬家的——他們欲把老嫗之舊山石和舊木料,搬到之前老嫗哭泣之地方,為老嫗重建新居。
聽了子牙之來意,老嫗非常高興,並趕緊叫子牙與二位小卒,搬動山石。子牙與二位小卒聽言,各搬著一塊山石向山那邊走去。走了幾步,三人分別停下來了歇息。
在歇息的時候,子牙突然想到了“趕山之鞭”。想到“趕山之鞭”,子牙想起那晚做夢的情景。想著,子牙突發奇想:“這‘趕山之鞭’可否趕動山石?”想罷,子牙轉身問老嫗:“老婆婆,那晚我幫你搭建帳篷之時,可否在這裡落下了一條鞭子?”老嫗聽言,取出一條鞭子說:“可是此物?”子牙說:“正是。”說時,子牙並把鞭子接於手中。子牙揚起鞭子,說:“老婆婆,你可知曉此鞭之名字?”老嫗說:“不知道。”子牙說:“它叫‘趕山之鞭’。”老嫗說:“‘趕山之鞭’?是否可以把山趕走的鞭子?”子牙作答:“或許是吧!但我沒有用過此物;不知如何使用?”老嫗接過鞭子說:“你用‘趕山之鞭’把山石當成牛馬一樣趕著,看看是否可趕動山石?”子牙聽言,用鞭子向剛才搬出之山石策了過去。而被策之山石,馬上飛了起來,並飛得不見了蹤影。子牙問老嫗:“老婆婆,你可知道山石飛到何處去了?”老嫗說:“不知道。你又沒有說出所趕之地方,我如何能知曉呢?”子牙聽之,覺得老婆婆之言有些道理。方問之:“老婆婆,山那邊的要建房屋之地方,叫什麼名字?”老嫗說:“叫‘蛤蟆眼’。”子牙說:“我把這裡的山石,全部趕到‘蛤蟆眼’。”言畢,子牙把所剩之山石,一起趕到了“蛤蟆眼”。而子牙在山的這邊趕動著山石時,卻沒有看到山的那邊正躺著一個睡覺之人。
原來,此睡覺之人正是閻善陰。閻善陰到得二位徒弟家中,受過二位徒弟的拜師大禮後。把平生所學,盡數授之。
兩位徒弟以前學過道術,乃是一點就通,一學就會。學得法術,閻善陰方把叫“九柱”之物,贈給了叫石木仁的徒弟保管。而後,閻善陰又叫得兩位徒弟把其送回去。
在送回去閻善陰之時,閻善陰再不像之前一樣由二位徒弟抬著,而是與其徒弟一路步行。走到叫“蛤蟆眼”的地方時,閻善陰卻走累了。便停下來對二位徒弟說:“石木仁、鐵木義,你二人去幫為師找來食物,為師坐在這裡等待著你倆回來。”二位徒弟聽言,點了點頭,並同時為之去了尋找食物。
二位徒弟走後,閻善陰尋找了一塊平整之地方坐下來了歇息。坐了一會兒,又躺下了,並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