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二月,以貴妃鄧氏為後。先是,帝愛所幸孟氏及所生第三子魯王宇,常欲易太子,屢訪群臣,皆謂不可,遂欲以孟氏為後,以寒門,不為士大夫所同,乃立鄧氏為後,以鄧氏既為門閥之女,且無子耳(注曰:可別使法以宇為太子)。
五月,帝復欲易太子,晉王、唐王、李晚成等諸臣聯名上表,以為國本不宜有動搖之釁。帝每嘆曰:“我若公侯,安有言此者?”(注曰:以為諸公侯不當與帝意相駁也。臣以為:武者死戰,文者死諫,若帝有不妥,反杜口不言,裁公侯之不宜也,光宗何以言此?)太子寘性至孝而怯,既頗知帝旨,常謂人曰:“何乃使父如此?”
七月,吐蕃寇益州,刺史李晚成卻之,斬首二千四百七十七級。
十一月,檢查戶籍,得十四州總計戶六百八十九萬七千有餘戶,口五千十二萬一千餘口(注曰:昌武初太宗檢括戶口,得十四州總計戶五百二十六萬八千有餘戶,口三千六百有七萬三千餘口,今口多其一千四百萬矣)。
七年正月,吐蕃寇益州,刺史李晚成誘而伏之,殺首四千級。
二月,吐蕃遣使朝貢請罪,帝尤之而不加罪。
四月,韃靼寇掠北鄙,犯陷代郡,唐王親討之,生虜彼大汗長子,克復代郡。
七月,吐蕃再犯(注曰:半歲前方朝貢),涼州刺史尤齊賢要之後,吐蕃遂奔還。
十月,帝不豫。
八年二月,帝複議易太子之事,李晚成抗表固執,以為國本不可輕易動搖,帝遂暫作罷。是月,太尉、錄尚書事、雍州刺史、兵部尚書、晉王良薨,帝大悲,白衣盈月以哀之,諡曰忠武。
三月,以李晚成遙補太尉(注曰:晚成在成都。帝尊晚成為太尉,欲使之改志,許易太子)。
五月,吐蕃大舉寇川,尤齊賢、李晚成併力克之,斬首二萬餘級,吐蕃不復振數年。
八月,帝轉尤齊賢為雍州刺史,以涼州長史楊玉為涼州刺史。
十一月,南土大寒,發各州兵吏救濟之。
九年正月,複議欲易太子,李晚成再抗表固諫,以為萬不能。太子寘既孝順而怯弱,知帝固欲易之,遂憂病而死。帝以咎在李晚成,賜晚成死,天下冤之。
三月,以魯王宇為皇太子,監國。
四月,以益州長史江伯之補益州刺史。
八月,帝大不豫,託輔於唐王京、尤齊賢、冉濤。
十二月,帝療,遂詔罷太子監國。
十年二月,帝復有疾,使太子監國,退養於宮。
四月,遣使巡行天下。
六月,帝疾篤。是月,吐谷渾寇涼州,會地震,自沒近半,奔退。
九月,詔各州郡薦舉賢良。
十一月,吐谷渾復寇涼州,為刺史楊玉所破。
十一年二月,帝強起聽朝。
三月,帝療,臨政,罷太子監國。
七月,兗州民王繼鼓動亡命,作逆於州內,州郡撲殺之,梟首送洛。
十月,以當年大有年,加以帝療,改明年元為永慶,大赦天下,復民租稅四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