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默,字退休,之揚嫡長子。之揚既為牧幽州,常使默從。御鮮卑,破朝鮮,皆豫而有功,事在《趙之揚傳》。昌武中,軍戎數動,徵役不絕,幽部尤甚,道士劉戚夭因之以鬼道惑眾,招和信眾而反,默討斬之。
之揚臨死,求上徵默,遂以默為司隸校尉。默既至,之揚將歿,遂與之言曰:“楊零專橫跋扈,我退而彼囂,縣我於虛位,覬我以蚤卒,是可忍則孰不可忍?我將死矣,汝好生圖畫,彼驕恣若此,不日可除!其毋忘矣!”默泣涕,指天言曰:“不敢忘,會斬楊零,以其首祭阿父!”之揚遂瞑目,詔默襲爵,仍加特進、侍中。
默既入京,以父在軍中餘威,陰結交諸將,招合亡命,囤積鎧甲,欲謀楊氏。然外示恭謙,禮楊氏甚敬,至於父事之,楊零在坐,默未嘗不立其側。零遂不以為戒。
延昌四年三月十四,楊零奉帝出祭太宗陵。默因矯先帝遺詔,謂“若楊家跋扈,卿可誅之”,宣言太宗顧命之語,以己承父志,將討不臣,於是數罪楊零,發死士入據京師,傳檄涼州刺史王平、冀州刺史趙政、幽州刺史趙演、兗州刺史任瀾,閉諸門,公卿皆贊成之。又之揚宿將重名,軍中甚存威望,故京中將卒,悉聽默調遣。
十五日,默親往太宗陵,責楊零,帝遙問曰:“先帝有言,凡詔中,“奉天承運”悉易為“奉天成運”,此詔果如是乎?”舊例,詔同二出,一留官家,一予受者,故官家所留,悉作“奉天成運”,受者所得,悉作“奉天承運”,故帝有此言。然默蚤收買中人,得觀知前詔,有備而來,示之於帝,果為“奉天成運”,帝默言,將士乃捕楊零,梟首,夷三族,同黨悉誅。
四月,以趙默為太尉、錄尚書事、特進、侍中、假黃鉞。六月,默又以弟勰為禁軍都督,自加都督中外諸兵事,遂掌控內外,悉奪大權。
帝既漸長,頗忿默之專橫,遂謀誅之,然帝左右皆趙氏所布,其事頗洩,六年三月,默鴆弒帝,假言暴崩,立恭宗,自加九錫,事亦見《孝宗本紀》。
登豐元年二月,為太宰、燕王,太尉、都督中外如故,許入朝不趨、贊拜不名,實皆趙默自草詔以與己;又使帝以趙政子漣為司徒;弟勰為司隸校尉;幽州刺史、趙政子演遙領尚書右僕射;趙政子清為雍州刺史。
九月,帝寢疾。默以帝將崩,潛有顛覆志。十一月,帝瘳,默遂不圖作逆。三年二月,默暴歿,時年五十一,子趙獻襲爵,諡曰孝文,趙獻尋篡位,僭尊為高祖孝文帝,光宗踐阼,悉奪之爵諡。
凡三子:獻,顧,宣。顧先其死。
趙獻,字榮文,默長子,其母新羅人。趙默既當塗,以獻為衛尉,督京城衛軍。登豐三年,默暴歿,獻襲爵。先是默已備篡位諸事,惟憚荊州刺史劉儻、涼州刺史王平。三月,獻先害秦氏在京諸王侯。徵荊州刺史劉儻,儻稱疾不赴。五月,涼州刺史王平卒。
六月,獻諷百官勸進,遂篡皇秦,自僭稱天子,號為燕國,以
趙昌為偽太師、領中書檯令、錄尚書事,封齊王。
趙澄為偽太傅、領尚書檯令、錄尚書事,封梁王。
趙漣為偽太宰、司隸校尉、錄尚書事,封韓王。
趙乾為偽吏部尚書、使持節、兗州刺史、都督兗州,封魏王。
趙浣為偽戶部尚書、使持節、青州刺史、都督青州,封魯王。
趙湧為偽禮部尚書、使持節、荊州刺史、都督荊州,封楚王。
趙清為偽兵部尚書、使持節、雍州刺史、都督雍州,封涼王。
趙勰為偽刑部尚書、使持節、豫州刺史、都督豫州,封衛王。
趙演為偽尚書左僕射、幽州刺史、都督幽州,封趙王。
趙潤為偽工部尚書、使持節、交州刺史、都督交州,封越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