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鄩,一位出身於密州安丘縣的傑出將領,其家族背景深厚,祖輩與父輩均在朝為官,累積了不小的功勳。他的祖父劉綬,曾在密州擔任戶掾一職,後來因其卓越的貢獻與聲望,被朝廷累贈至左散騎常侍的高位。而他的父親劉融,同樣不凡,曾任安丘令,其後也被追贈為工部尚書,顯赫一時。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下成長,劉鄩自幼便胸懷大志,對兵法戰略有著濃厚的興趣,廣泛涉獵歷史傳記,以期從中汲取智慧與勇氣,為將來的人生道路奠定堅實的基礎。
時光荏苒,轉眼間,劉鄩已成長為一名英姿勃發的青年。在唐中和年間,他投身於青州節度使王敬武的麾下,擔任小校之職,開始了他的軍旅生涯。王敬武慧眼識珠,對劉鄩的才華頗為賞識,而劉鄩也以其過人的智謀與膽識,逐漸在軍中嶄露頭角。
然而,世事無常。公元889年左右,王敬武不幸離世,其麾下的三軍群龍無首,經過一番商議,最終推舉王敬武的兒子王師範為留後,以穩定軍心,維持青州的局勢。然而,這一決定並未得到朝廷的認可。朝廷另行任命崔安潛為青州節度使,這一任命在青州人看來,無疑是對他們意願的忽視與挑釁。青州人心中不滿,而此時的棣州刺史張蟾更是蠢蠢欲動,企圖趁亂襲擊王師範,奪取青州的控制權。
面對這一內憂外患的嚴峻形勢,王師範展現出了非凡的領導才能與決斷力。他迅速派遣都指揮使盧宏領兵攻打棣州,意圖先除後顧之憂。然而,盧宏卻在這場關鍵時刻背叛了王師範,與張蟾勾結,企圖裡應外合,共同對付王師範。這一陰謀被王師範及時察覺,他不動聲色,設下伏兵,準備在盧宏回軍時給予致命一擊。
在這場危機四伏的宴席上,王師範將重任交給了劉鄩。他事先告誡劉鄩:“盧宏一到,即刻斬之,以儆效尤。”劉鄩深知此任務之重,但他毫無懼色,毅然接受了這一使命。當盧宏踏入宴席的那一刻,劉鄩果斷出手,在座位上將盧宏斬殺,同時誅殺了所有參與叛亂的人,穩定了軍心,也向外界展示了他的果敢與忠誠。
此役之後,王師範對劉鄩更為倚重,任命他為馬步軍副都指揮使,並委以重任,讓他領兵攻打棣州。劉鄩不負所望,成功攻下棣州,並親手殺死了張蟾,為青州除去了一大隱患。朝廷見王師範功勳卓著,終於授予他平盧軍節度使的職位,以示嘉獎。
歲月流轉,到了公元898年左右,即光化初年,王師範對劉鄩的信任與賞識達到了新的高度。他上表朝廷,推薦劉鄩為登州刺史,讓其在更廣闊的舞臺上施展才華。劉鄩在登州期間,勤政愛民,政績卓著,贏得了百姓的廣泛讚譽。一年多後,他又被調任為淄州刺史,併兼任行軍司馬,成為了青州軍政界的重要人物。
然而,時局總是變幻莫測。公元901年,即天覆元年,唐昭宗因內亂逃往鳳翔,太祖朱溫率領四鎮之師在岐下迎接,意圖護駕有功,進一步鞏固自己的地位。然而,這一舉動卻引起了李茂貞與內官韓全誨的警覺。他們偽造詔書,徵調天下兵馬入援,企圖藉機削弱太祖的勢力。王師範看到這份詔書後,激動得流下眼淚,認為這是天賜良機,可以趁機擴充套件自己的勢力範圍。於是,他派遣心腹之士,趁太祖管轄內的州郡防備空虛之際,發動突襲。
這些行動原本計劃得極為隱秘,意圖在同一天內同時發動,給太祖一個措手不及。然而,由於種種原因,大多數行動都洩露了風聲,只有劉鄩率領的一支偏師成功攻陷了兗州,並佔據了該郡。這一戰果對於王師範來說,無疑是一劑強心針,也進一步證明了劉鄩的軍事才能與領導力。
劉鄩攻陷兗州的過程充滿了智慧與勇氣。他事先派遣細作偽裝成賣油的人,潛入兗城偵察城內虛實及出入之處。經過一番周密的調查,他發現羅城下一個水竇可以引導士兵進入城內。於是,他暗中記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