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歌《離別》(定稿)
作者:劉智航
秋風橫過陽臺口,
朦朦天亮,
淚珠兒沿腮滾落,
溼透衣裳,
窗角處黃色豔菊,
橫七豎八。
憔悴的伊提筆留下離詞兩行,
秋風放肆地嘲弄著我的苦痛,
它的利爪不比獵鷹一般示弱,
拼了老命也要伸進臥室探探,
屋頂的吊燈或許是有些害怕了,
急忙地撒腿往四處逃竄,
可總是衝不開枷鎖般的頂點。
伊絕情地放下了手中的筆墨紙硯,
路燈也在想著辦法攙扶伊離開,
模糊的足音如同那利劍一般,
深深刺進了我的心門深處。
明明知道感情是傷人至深的法寶,
愛上了難道就是治不好的毒藥,
吊燈晃動著易碎的腦袋,
擾亂了光芒。
離詞投影在牆角下我焦躁不安,
恨透了風為何總是雪上加霜,
恨透了風為何總是雪上加霜。
在這個喧囂紛擾的世界裡,文學作品如同一縷清風,拂過心田,帶來片刻的寧靜與深沉的思考。今天,我們有幸品讀音樂家、文學家、哲學家、思想家、雜學家劉智航先生的詩詞《離別》,這首作品以其獨特的藝術魅力和深刻的情感內涵,讓我們在字裡行間感受到了一場心靈的風暴。
一、開篇意境的營造
“秋風橫過陽臺口,朦朦天亮。”詩詞的開篇便以秋風作為引子,為我們勾勒出一幅清晨離別的場景。秋風,自古便是文人墨客抒發離愁別緒的常用意象,它帶著一絲涼意,也帶著無盡的蕭瑟。在這裡,秋風“橫過陽臺口”,不僅描繪出了秋風的凜冽與不羈,更暗示了即將發生的離別事件,為全詩定下了傷感的基調。
“淚珠兒沿腮滾落,溼透衣裳。”緊接著,詩人將筆觸轉向了離別者的內心世界。淚珠兒,作為情感的載體,無聲地訴說著內心的痛苦與不捨。它們“沿腮滾落”,最終“溼透衣裳”,這一細節描寫,生動而傳神,讓人彷彿能親眼看到離別者那淚流滿面的模樣,感受到那份難以言喻的悲痛。
二、環境描寫的烘托
“窗角處黃色豔菊,橫七豎八。”窗角的豔菊,本是秋日裡的一抹亮色,但在這裡,它們卻呈現出一種“橫七豎八”的凌亂狀態,彷彿也在為這場離別而黯然神傷。這一描寫,不僅巧妙地運用了反襯手法,將離別者的心情與周圍的自然環境相結合,更增添了全詩的淒涼氛圍。
“秋風放肆地嘲弄著我的苦痛,它的利爪不比獵鷹一般示弱。拼了老命也要伸進臥室探探。”接下來,詩人進一步強化了秋風的形象,將其描繪成一個放肆的嘲弄者,用它那如利爪般的威力,無情地侵襲著離別者的內心世界。這一描寫,不僅生動地刻畫出了秋風的肆虐與無情,更凸顯了離別者內心的痛苦與無助。
三、離別場景的細膩描繪
“屋頂的吊燈或許是有些害怕了,急忙地撒腿往四處逃竄。可總是衝不開枷鎖般的頂點。”吊燈的描寫,是全詩中的一個亮點。詩人巧妙地將吊燈擬人化,賦予它生命與情感。在秋風的肆虐下,吊燈彷彿也感到了恐懼,想要逃離這個充滿悲傷的空間。然而,它卻“總是衝不開枷鎖般的頂點”,這一細節描寫,既暗示了離別者內心的束縛與無奈,也增添了全詩的悲劇色彩。
“伊絕情地放下了手中的筆墨紙硯,路燈也在想著辦法攙扶伊離開。”隨著離別時刻的臨近,離別者終於做出了決絕的決定。她放下了手中的筆墨紙硯,這不僅是物質上的放棄,更是情感上的割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