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在是太屈才了。”
“真不知道你們老闆是怎麼想的,”他抹著長出胡茬的下巴,“不給你升職也就算了,居然還讓一個後進公司的人當你上司。”
說到這兒,他忽然露出猥瑣的笑容,用肩膀頂了一下洪志才:“哎你說,這裡頭是不是有什麼貓膩啊?”
洪志才喝得頭腦發脹,迷迷糊糊道:“能、能有什麼貓膩?就她那清高樣,誰受得了她!”
孔俊豪擠了下眼睛:“人前是一幅樣子,人後……可說不準呢。”
“你看那些明星,一個個不也是道貌岸然,”他嘖一聲,“網上的花邊新聞可不要太多!”
……
房間裡很暗,桌下丟滿了紙團,被螢幕的熒光照得模糊,好像一片雪球。
洪志才打字飛快,長篇大論頃刻便成,臨到釋出時,滑鼠卻遲遲不肯按下。
他一遍又一遍地審視自己的帖子,一次又一次地修改措辭,卻總覺得不夠完美。不是這處編得不夠逼真,就是那處寫得不夠讓人恨。
他足足花了一個白天來寫這篇帖子,他特意研究了以往那些爆料貼的措辭風格,還順帶調查了一下最近大家都比較討厭怎樣的女人。他結合當下最火的一部肥皂劇中的反派人設,又貼合實際,給劉姝安了一個職業小三的身份。
自古以來,想要汙衊一個女人最好的辦法就是編排她們的私生活。
不論她們的成就有多大,也不管到底有沒有邏輯,只要把一切事情都和女人的裙下聯絡起來,人們就會自然而然地唾棄她,下意識地貶低她,認為她德不配位、名不副實。
當然,最好的謊言是七分真三分假的,不論有多厭惡她們,有些客觀的東西是不能變的,比如她們的履歷,她們所獲得的成績。但這些一定要一筆帶過,重點必須落在經歷的背後,也就是她為了達成這些而做的“不為人知的努力”。
女人和男人可不一樣,男人做了幾千年的天然領導者,而女人想出頭卻要做得比他們多得多。但不管她們做了什麼,都要認定她們只有靠男人才能爬上去,你看那武則天、呂雉、慈禧之流,哪個不是先做了男人的皇后或妃子才被人看見的?
換了近現代,那也是一樣。瑪麗·斯克沃多夫斯卡的成就舉世矚目,不還是得被冠上“居里夫人”的名號;林徽因才華橫溢,功業不朽,可人們一提起她,第一時間想到的永遠是梁思成和徐志摩這兩個男人。
更別提那一個個被稱作“先生”的傑出女性,男人們把這當做對女人的尊稱,無非就是想告訴女人們,等你們功成名就,便可以進入男人的世界啦。
編排劉姝可比編排那些大人物容易,因為普通人的生平不會被寫在紙上供人研究,人們會將自己第一時間接觸到的資訊奉為圭臬,輕易不會改變看法。
作為劉姝的本科同學,雖然一個以第一的成績保研入名校,一個勉勉強強才拿到畢業證,但洪志才對劉姝從大學到現在的履歷要比旁人熟悉得多。
瞭解越詳細,可供編造的節點就越多。她年年拿獎學金?那是她大一就勾搭上了某個教授,給了她斷層的期末成績。她幾次參加比賽獲了大獎?那是她拿自己求研究生學長把她加進了專案。她在讀研時發了好幾篇頂刊?那當然也是因為她和自己的導師不清不楚,人家從手裡漏出來的資源。
到了工作之後,可說的就更多了。她進公司沒多久就連連升職?她和領導的“交流”恐怕不少。甲方都對她讚不絕口?誰知道她在外邊做了什麼。她獨立領導一個大專案?前面已經說過了,領導可“看重”她了。
人總有自己的私生活,同事和同學的瞭解終是片面,正是這種片面,給了洪志才最好的機會。
至於一個空有皮囊的草包,一個整日周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