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髮。”
“爾雖老矣,卻能入我腹中。”
“當乃萬幸!”
種春卻是哈哈笑道,笑聲傳遍四方。
充滿著喜悅與暢快。
穆然看向螢火。
“傳儒八十載~”
“顛沛流離~”
“今日揮劍~”
“方曉暢快之意!”
“今日我種春能向邪魔揮劍!”
“他日定有豪傑能將爾之頭顱斬下!”
“以德養身,乃為人!”
“手持利器,塑乾坤!”
話音落下,抬手揮劍。
羸弱的身軀,無畏的劍鋒,縱使傷不得其分毫。
那揮舞的劍鋒卻未曾停下。
然而不過是蜉蝣撼天,最終被螢火吞入腹中。
其身後的學子眼睜睜看著種春落入螢火腹中,心中的恐懼雖未曾消散,可腰間的寶劍已然抽出。
“妖邪!受死!”
那悲壯之聲,在蒼天之中迴盪。
七十二尊儒家弟子,屍骨不存。
“不過一群牲畜,也敢~”
螢火話音還未曾落下,龐大的身軀爆發一陣白芒,身軀潰爛。
於慘叫之中,肉身消散。
那白光逐漸變強,覆蓋整座城市,化作一道遮天蔽日的白色劍影。
下一刻,白光一閃,伴隨著無數慘叫,世界為之清明。
“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
“下則為河嶽,上則為日星。”
......
一首浩然正氣歌傳遍整個人類疆域,所有妖邪盡皆蒸發。
種春與其七十二弟子自此以後再未出現。
人類世界也再未出現妖邪,迎來長久以來的安定。
為了紀念種春以及其弟子,人類修建廟宇,尊其為聖,稱為種子聖人。
而在後來的時光,儒家弟子忽然發現,聖人廟,可以開啟智慧,令凡人擁有不可思議的神奇力量。
人類稱其為浩然正氣!
開啟浩然正氣之人,稱為儒家學子。
在往後的時間,憑藉浩然正氣,儒家修行者不斷擴寬人類世界,將妖邪驅趕於外。
在與妖邪的戰爭中,也誕生了不少可歌可泣的豪傑人物。
儒家亞聖李浩然於百歲之際,持浩然之劍,與數百邪魔一戰。
最終力竭而死,死後浩然之氣覆蓋妖邪疆域方圓千里之地,為人類開闢出新的疆域。
儒家亞聖閔天王同樣於百歲之際,以山河之器衝入邪魔之地,將人類疆域再度開拓一千五百里,最終未曾返回。
百歲,乃是壽命之界限。
儒家修士無法逾越的門檻,即便是聖人亦是如此。
也因此,大限來臨之際,總有無畏之人衝入邪魔領域,為人類開疆拓土。
儒家在世人眼中雖然刻板,卻極為尊敬。
儒家現世沒有聖人,但在東神世界百家之中,無可爭議的是第一大家。
景春目光充滿滄桑與尊敬。
三尊巨大的雕像,以種春居中,李浩然與閔天王位於身側微微靠後,其後便是七十二賢與歷代儒家可歌可泣的悲壯人物。
執弟子之禮。
景春深深一拜!
霎時間聖人廟巨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