擎勝看看身旁的阿贊,心說小樣兒,方才不是講得挺得勁兒嗎,這會兒再提條精彩妙計給哥聽聽。
阿贊挾方才發言之餘威,也想再表現一把,遂說:
“我覺得藉助旁人力量自是一條途徑,只是最終還是要看胡姐自身的本事。比如她書寫得好,這是旁人女子很難比得上的一條,連男子都勝過了。
我琢磨著,是否可以把胡姐的小說送給老爺看看,說不定也會喜歡上呢。我這招就叫借花獻佛吧,讓大家見笑了。”
眾人聽後既感慨阿贊腦瓜子現在是越來越靈光了,從以前沉默寡言變得能當眾侃侃而談毫不怯場,真是變了個人似的。
以後看來不能把他再當小孩子看待了,同時也對阿贊提出的這個意見頗覺耐人尋味。
胡玲的確有文才,無論坊間還是府內都有一批讀者擁躉。他日能否闖入男子主導的文壇,殺出條路來也未可知。
只是在大月國當下環境裡,眾多年長者以及一些觀念頑固守舊者,對胡玲所寫的此類言情作品是不屑一顧甚至嗤之以鼻的。
猜想那吳老爺子亦屬此類。讓他細讀品味一本兒女情長的小說怕是比嘗苦膽還難受。
眾人正躊躇著,不知對阿贊這條是許是否。就見吳少若有所思地微微頷首。大家捕捉到他細微的表情變化,自然是對這位正主的意見十分重視,便齊齊看向他,等他發言。
吳少也不再遮掩什麼,直言道:“我爹那種脾性讀一般書都火大,玲兒寫的書他更不會放眼裡,這一點毋庸諱言。”
另幾人聞聽不由嗟嘆。吳少話鋒一轉又道:“不過,方才聽了阿讚的意見,我忽然想起一事,也是值得玩味。”說著停了下來。
眾人一看,這還賣上關子了,也不看看是誰的事。便催促他快講。
吳少捱不住大家的熱情,繼續講道:“說來有趣。我爹孃年輕相識時,也經歷過一些波折,裡面還有些小插曲,為父母諱,我就不細說了。好在他們堅守之後終成正果。
那日我捧讀玲兒的一本小說的時候,發現有一部分內容居然和我爹孃的經歷非常相似,我還以為是照他們復刻的呢。加上玲兒的文筆非常好,寫得唯美動人。我讀著都不忍釋卷。
我就萌生了個念頭,若是把這段故事情節講給我爹孃聽聽,再把玲兒的書拿給他們看看,他們會不會因此而動了心念,改變對玲兒的看法呢?”
眾人一聽,紛紛咋舌,還有這種奇事加巧事?不由又對胡玲讚譽有加。胡玲臉上泛紅,連說過獎了。
又低聲問吳少,他看的是哪一本小說如此巧合了。吳少湊近她耳邊低語了一句,胡玲點點頭,略思忖著。
若說這倒不失為一條獨具創意的思路。縱使對文學冷漠之人,倘若看到某個觀點、橋段甚至一句話正好觸動到自己的過往所歷或內心隱秘,恐怕多少也是會動心的,甚至由此對這本書乃至作者的態度大為改觀。
當然,這個方法也存在一定風險。吳少他娘或許有這種可能,而吳少爹這麼一位威嚴的長者,誰也不敢斷言他會捧著本小說大發感慨乃至對胡玲態度好轉起來。
而且,操作這件事還不能太刻意。不然老爺子直接把書往旁邊一丟看都不看,那就白費心機了。
故而得挑一個好的時機和場合,且由合適的人不動聲色地將此書情節融入老爺子的法眼,或許能起水到渠成之效,不致讓老爺子產生怕人笑話的念頭。
看來吳少和胡玲的事還真不是很好辦,單單這樁小事就得注重細節,講求個潤物細無聲的藝術性。
染墨對這條意見持一定認可態度。此前她也提到過縣令夫人也在偷偷讀胡玲的小說。
如果她去跟吳少娘閒聊時提提這本書並多說些好話,吳少娘認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