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離開。因為山上還存放著歷經數千年傳承下來的無數珍貴瑰寶,這些都是中華民族智慧與文化的結晶;同時,山上尚有眾多年事已高且身體孱弱的老道長們亟待照料。
最後,清城山各洞、宮、閣的弟子各自選出代表下山。當時陳近新就是被師兄弟們忽悠,採取抽黑籤和紅籤的方法決定何人下山。當時規定,抽中紅籤的需要留守,抽中黑籤的下山濟世。
當時素問洞只抽一支紅籤,陳近新被安排去抽頭籤。結果很意外,陳近新一抽就抽中了紅籤。
後來陳近新才發現,當時抽的籤全部都是紅籤,一支黑籤都沒有。
陳近新心不甘情不願地留在了山上,目送著數百師兄弟和師叔、師伯下山。從那以後,他每日只要時間都要登到最頂峰眺望遠方,可是一等就等了幾十年,那幾百清城市弟子卻無一歸來。
時光荏苒,歲月如梭,一晃眼,十多個年頭匆匆而過。此時的他,已然步入了知天命之年,然而命運卻並未對這位飽經滄桑的老人網開一面。
與其他清城山的弟子們一樣,他們不幸地遭遇了一場浩劫,被視為牛鬼蛇神的典型代表,遭受了無盡的屈辱和折磨。那些日子裡,他們被迫接受嚴厲的批鬥,甚至被髮配到簡汙穢不堪、四處透風的牛棚居住。
終於,八十年代來臨,時代的車輪開始緩緩轉動,社會環境也逐漸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曾經幾乎再次淪落為乞丐的陳近新,終於迎來了轉機,得以重歸那座熟悉而又陌生的清城山。當他踏上這片土地時,眼前所見盡是一片破敗景象:廟宇殘垣斷壁,香火冷落,昔日的輝煌早已不復存在。
望著眼前這座滿目瘡痍的清城山,陳近新心中湧起一股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他毫不猶豫地與其他陸續歸來的弟子們一起,毅然決然地肩負起了重修清城山的艱鉅任務。從那一刻起,他們便開始了漫長而艱辛的修復之路。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這一干就是二十餘個春秋寒暑。期間,他們克服了重重困難,歷經無數風雨,始終堅守著自己的信念和承諾。每一塊磚石的鋪設,每一柱香燭的點燃,都傾注了他們滿心的熱忱和心血。
就在他們的努力即將結出碩果之際,一個名叫安康的孩童登上了清城山,並表達了想要拜師學藝的願望。這一刻,彷彿是上天對於他們多年堅持的一種獎賞,讓他們看到了希望的曙光,也讓清城山的未來充滿了無限可能……
:()重燃之一門三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