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正站在後臺等待區,他的思緒還沉浸在對即將到來的致辭的緊張思考之中,絲毫沒有察覺到時間在這緊張有序的籌備過程中如白駒過隙般悄然流逝。他看著舞臺上的一切,心中五味雜陳,既有對自己成果被如此重視的感激,又有對即將上臺發言的忐忑不安。終於輪到了陳超,陳超已經記住了剛才打的草稿上臺說道,
尊敬的校長、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今天,站在這個講臺上,我內心滿是惶恐與激動。惶恐是因為我從未想過自己會在如此盛大的場合,面對全校師生髮言;激動則源於攻克機床難題這一經歷所帶給我的成長與收穫,如今有機會能與大家分享,實乃榮幸。
回想起最初接觸機床研究,那是源於一次偶然的工廠實踐。我看到我們的機床技術相對落後,在生產效率和精度上存在諸多侷限,而當時國外的先進機床技術又對我國實行封鎖。那一刻,我心中湧起一股強烈的使命感,我告訴自己,一定要為改變這種局面貢獻一份力量。
在攻克難題的漫長過程中,困難如影隨形。無數個日夜,我埋首於資料室的故紙堆裡,在浩如煙海的技術文獻中探尋可能的線索;我穿梭於實驗室與工廠之間,反覆進行實驗、測試,不斷調整引數,卻一次次遭遇失敗。那些失敗曾讓我陷入深深的自我懷疑,我問自己,是不是真的能力不足?是不是這個難題根本就無法攻克?但每當我想要放棄的時候,腦海中就會浮現出那些在生產一線辛勤勞作的工人師傅們,他們渴望更高效、更精準的機床來助力生產;我也會想到國家工業發展對先進技術的迫切需求。於是,我又重新振作起來,告訴自己,哪怕只有一絲希望,也要堅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