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個百廢待興的建國初期,古芯羽有幸拜入婦產科聖手林雅芝的門下,從此開啟了她在醫學領域堅定而漫長的征程。古芯羽自小就目睹了周圍婦女生產時的艱難與危險,新生兒的脆弱與無常,那些因醫療條件匱乏而導致的悲劇深深刺痛了她的心。所以,當她成為林雅芝的徒弟時,心中便立下了一個宏偉而堅定的目標——跟緊老師的腳步,致力於降低新生兒死亡率。
在林雅芝的醫院裡,古芯羽總是最早到,最晚走。她不放過任何一個學習的機會,無論是觀摩老師的診斷過程,還是參與病例的討論,她都全神貫注。
一天清晨,陽光剛剛灑進醫院的小院,古芯羽就已經在整理病歷資料了。林雅芝走進來,看到她忙碌的身影,欣慰地說:“芯羽,這麼早就開始了啊。”
古芯羽抬起頭,眼神中充滿了敬意與決心:“老師,我想多學一些,早一點能像您一樣獨當一面,拯救更多的母嬰。您看,這是我昨天整理的一些關於難產病例的思考,我總覺得我們還能找到更好的應對方法。”
林雅芝接過來看了看,讚許地點點頭:“你能主動思考是好事,但醫學之路沒有盡頭,每一個病例都有它的獨特性。就像我們上次遇到的那個產婦,骨盆狹窄,胎位又不正,這就需要我們靈活運用各種知識和經驗。”
古芯羽認真地聽著,說道:“老師,我記得您當時採用了特殊的手法調整胎位,又巧妙地控制了分娩的節奏,才讓產婦順利生產。我一直在琢磨其中的細節,可還是有很多地方不太明白。”
林雅芝拉過一把椅子坐下,耐心地解釋:“在這種情況下,手感和經驗非常重要。你不能只依賴書本知識,要在實踐中去感受產婦的身體反應,每一次用力,每一次宮縮,都要精準把握。比如,我當時在調整胎位時,能感覺到胎兒的細微移動,根據這個來確定下一步的動作。”
古芯羽若有所思地點點頭:“老師,我明白了,我要不斷地積累實踐經驗,才能更好地應對各種複雜情況。”
隨著學習的深入,古芯羽開始跟隨林雅芝下鄉義診。在偏遠的鄉村,醫療條件簡陋得超乎想象,但新生兒面臨的危險卻絲毫未減。
在一個破舊的鄉村接生站裡,一位產婦正在痛苦地分娩。古芯羽在一旁協助林雅芝,她的手心全是汗水,但眼神卻無比堅定。
“老師,這產婦的身體很虛弱,而且胎兒看起來有些缺氧。”古芯羽焦急地說道。
林雅芝冷靜地指揮:“先給產婦吸氧,準備好應急的藥品。芯羽,你要穩住,我們不能慌。”
在緊張的接生過程中,古芯羽按照老師的指示,有條不紊地操作著。當聽到新生兒微弱的啼哭聲時,她才鬆了一口氣。
事後,古芯羽對林雅芝說:“老師,看到這些鄉村的產婦和新生兒,我更加堅定了自己的信念。我們一定要改變這種現狀,不能讓這麼多生命在我們眼前消逝。”
林雅芝拍了拍她的肩膀:“沒錯,芯羽。但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我們長期的努力,不僅要提高我們的醫術,還要改善這裡的醫療條件。”
古芯羽握緊了拳頭:“老師,我不怕困難。我想我們可以從培訓鄉村接生員開始,讓她們掌握更多的基本醫療知識和接生技能,這樣在我們不在的時候,她們也能應對一些簡單的情況。”
林雅芝眼睛一亮:“這個想法很好。我們可以制定一個詳細的培訓計劃,把我們的經驗傳授給她們。”
回到城裡後,古芯羽一邊繼續在醫院學習,一邊著手準備鄉村接生員的培訓資料。她常常熬夜整理資料,繪製簡單易懂的接生示意圖,編寫通俗易懂的醫療知識手冊。
有一次,林雅芝看到古芯羽疲憊的樣子,心疼地說:“芯羽,你也要注意自己的身體。降低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