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途拍拍大孟肩膀,靠譜。
“你組織吧,小尹和厲老師回老家了,先別告訴他們,問問李博士,能不能來幫忙。”
“風雲的資料是每天要匯到大慶指揮部的,能早一天是一天。”
李博士假期帶學生國際交流去了,大孟偷偷給小尹打電話。
“我不想給你打電話的,可是沒辦法。”
“有話快說,我忙著呢!”
“風雲出問題了,我跟於途,老梁都在北京,你有沒有可能把厲老師借我們兩天。”
電話那端沉默了幾分鐘。
“我們倆都可以借你5天,要是5天解決不了,大孟,你就死定了。”
第二天趕來的有各分系統的同事,還有小尹家兩個生力軍,到晚上胡所進來的時候,原因已經基本鎖定衛星姿態抖動。
幾個人在配合厲老師跑還原資料,於途在安排監控替代方案,資料修正方案。
用極軌的4顆星每天的8次觀測資料做替代,匯往指揮部,同時修正風雲的資料,反向找問題。
到第四天,還原資料的模擬證明了大孟的感覺,衛星姿態呈現完全異常的抖動,平臺結構系統的主任設計師姚工從埋了一天頭的圖紙中抬起頭來。
“咱們用的是最先進的三軸穩定姿態控制啊。”
三軸。
“先算三軸偏離,再試著修正資料。”
於途沒給他說話的時間,恢復資料是第一位的,受閱的飛機要起飛,航母要起航,分鐘級的雲圖太重要了,極軌三小時的資料遠遠不夠。
按厲老師給出的演算法,資料基本能與修正值契合,交給了飛控的值班同志們按每10分鐘做手工修正。
於途他們全力投入對衛星自體的搶救中,三軸穩定姿態控制使用的是成都所自研的cmG,成都的同事也趕來了。
還有相應的星敏工程師。
小尹他們兩個回去辦了婚禮儀式,第二天,又回來了。
於途每天完成工作,回去招待所,還要寫當天的搶救筆記,到第十天,已經寫了5萬字。
啟用備用軸,修正引數,一次,一次,又一次,還原資料,最佳化演算法,一次,一次,又一次。
每一次重來,看著資料又一次劣化,列舉他們能用到的一切方法。
偏離越來越大,修正資料越來越困難。
胡所,李主任來了幾次,原來備份的氣象雷達資料作為主用了,還有八個極軌資料。
關在也來了。
於途說,我們再堅持一下。
十幾個人的小組,分了三班,調整姿態引數,更新演算法,每十分鐘,輸出一次資料。
誰也沒想到,這一場曠日持久的搶救,整整堅持了79天,每天24小時,從盛夏,到北京的初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