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等願往江陵一行。”二將異口同聲地說道。
先去江陵問問太史慈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他是怎麼惹得孫權暴怒的,然後再去公安問問怎麼濃眉大眼的陸遜現在也“叛變”了。
最後再決定自己兩人是不是也要“叛變”。
送走了二將,劉備消停了幾天,這幾日日日都在望著江東,等待著江東那邊前來求和的使臣。
等了幾天,終於等到了文聘的戰報。
劉備攬信看畢,微微一笑,只是將書信原封不動地令人送到公安劉巴的手中。
現在諸葛亮在襄陽,劉備在州陵,荊州的一切事宜都交給劉巴來主管,劉備給了劉巴足夠的信任和權利。
讓他能儘可能地發揮自己的才幹。
劉巴也是毫不遲疑,接到書信的時候,便派遣費禕帶著一些學宮的學子,往江夏而行。
費禕頗有才幹,本身就是江夏人,更是在劉巴的麾下待了很長時間,對於新政自是手拿把掐。
劉巴將建議任命費禕為江夏太守的書信交給了費禕,讓他去往江夏的時候經過州陵交給劉備。
此時的丁奉和潘璋也都找太史慈八卦完了,正在公安和陸遜待在一起呢!
劉巴對於他們自然是不敢太過重用,只是和他們談及一些新政的事情。
在這方面,丁奉和潘璋雖然插不上嘴,但只是聽聽就覺得震驚了。
劉備的志向簡直太大了,這哪裡是大漢的忠臣,簡直就是千古一帝的作為。
不是說好的匡扶漢室嗎?這匡扶到自己頭上了?
都以為劉備是想做個丞相或者封個王什麼的,好嘛,現在眾將才知道原來劉備真正的想法是想當皇帝。
而且還不滿足普通的皇帝,他想當千古一帝或者是王莽那樣的短命新朝!
這真的那麼容易實現嗎?不會步子太大扯住什麼嗎?王莽的殷鑑雖然遠,但也就才200年而已啊!
但好像之前孫權和魯肅就是這麼想的,還想著趁機攻入荊州來著?
算了,這不是自己考慮的事情,自己也就姑且聽之,姑且望之吧!
兩人雖然只能聽聽還倒罷了,但是陸遜卻是文治武功都是頂尖的存在。
作為一個旁觀者,陸遜在新政上還給劉巴提出不少的建議,倒叫劉巴有些醍醐灌頂的感覺。
誰說江東沒有人才來著,眼前的這個不就是!
如果不是不確定陸遜是不是還會有反覆,劉巴都打算直接重用陸遜了。
好在現在外敵已卻,劉巴只需要專心荊州內部的問題就行了,也不存在什麼人手不足的情況。
至於陸遜,還是讓他先待著吧!
等到他決定歸順的時候,再讓他效力也不遲。
書信送到州陵的時候,劉備看到費禕的時候,腦海裡又想到了那句:“……費禕、董允等,此皆良實,志慮忠純,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
都是自己選拔並且重用的,那還不往死了用,當即劉備笑著對費禕說道:“子初建議文偉為江夏太守,可見子初亦知文偉大才,備便允之,
文偉亦當勉勵,需要什麼只管去信和子初說,需要人口,便從荊州內部遷徙,需要錢財,便從荊州府庫中呼叫,
江夏以後都是我荊州所有了,備再不允許它被別人奪走了,文偉要好生治理才是。”
費禕深深拜道:“願為主公效死。”
不用本地人充任本郡的太守或者是本州的州牧,這在東漢的時候已經形成了潛規則。
所以即使是張邈、張超、鮑信這樣的兗州大世家,也都遵守著這個政策,所以才讓曹操領了兗州牧。
但這個特例卻在劉備的手中被破掉了,這是